“一個人,哪怕日日耕耘,一年也只夠三人吃食。圖騰戰士要負責打獵,訓練弓箭,不能每時每刻都在耕作土地,好在後來有了犁具,一個人家中若是有牛,可以供十餘人,沒有牛,也就供六七人而已。”
“糧食不夠吃,也是常有的事情,畢竟不是每年都是豐收年,不過從十年前開始,降水增多,稻穀長得還算可以,只是這兩年,鬧這洪災,糧食又緊缺了。”
“新的糧食,是首領們吃,壞掉的糧食,是......民眾們吃。”
周圍的東夷首領們,聽到這個評價,也都是面有愧色,他們確實是難以對付水患,東夷之地,大部分都是一馬平川,只有泰山附近才有大山存在,這就是平原的好處,也是平原的壞處。
平原能出產豐盛的糧食物資,這也是東夷能夠和中原進行多年拉鋸戰的重要原因,但是平原也容易受到水患衝擊,一旦洪水蔓延,就幾乎難以阻擋。
而也有人不服,嘀咕道:“首領要帶領部族活下去,當然要吃好糧,沒有好糧,首領都死了,部族還有什麼未來!”
“民眾能吃飽,挺過去就行了!”
不少首領似乎認為,這個說法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毛病。
妘載道:“那你們知道,今年,陶唐的糧食收成是怎麼樣的呢?”
“我告訴你們,糧食已經多到放不下,連畜牧廠的豬,都能吃上人吃的糧食了,長得是又肥又大,又黑又膘!”
“望洛水平原,麥田千里;見渭河兩側,水稻連天!”
“中原的糧倉,建設的比東夷的石城還要大!每年都在戰爭,但是糧食每年也都在增加!”
妘載的話,讓東夷首領之中產生了一部分的騷動,很多人質疑妘載,所說的不真實。
難道中原就沒有遭受水患嗎?
下游都淹成什麼樣子了,哪一次大水患開始,不是從渭水、洛水、風陵渡開始的?
中原的好地方,就在那片土地上,正好是大河的拐彎口,河水暴漲最是猛烈。
東夷首領大部分認為妘載說的是假的。
妘載對此,只是一笑置之!
“是真的,還是假的,你們自己去看一看就知道了!正是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別人說的再漂亮,你們也只當是吹噓,等到這次水患平定,你們去商丘,去洛水,去汾河,去風陵,去華山.....自己去看一看吧!”
“也不要說,我不給你們考慮的時間,話已經放下了,從現在起,不管你們同不同意,東夷這塊土地,已經是中原聯盟的一份子了,治水結束之後,我希望你們把新君的名字,送到中原,我們給你們答覆之後,大家從此成為兄弟之邦,為一家之人。”
妘載說完,強硬的進行了單方面的宣稱,東夷的首領們畏懼的看著妘載的背影,一群人聚集在一起,自己神色複雜的開始討論東夷的未來命運。
“這片土地,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啊!”
“蒼天在上!這或許是最後一次,我們祭祀蒼天了啊!”
......
至於文命,妘載告訴他,現在你如果想要回去,自己就帶你回去。
文命則是猶豫了一會,忽然問了個問題。
這個問題,讓妘載盯著文命看了好一會,看得他直是發毛。
文命問道:“我覺得不對,自己費力,甚至花費了數代人的努力,才成為了部族的領袖,如果做不好的話,難道他們的後代,也要成為普通的民眾嗎?”
“那前人所做的事情,不是都白做了嗎?”
妘載記得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在神話中,原本的回答者,是伯成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