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人拍大腿而起:“太好了!臺駘大人重新出山,是治水之事的大好事,中原的人民總能等到英雄的出現,我對此完全不反對!”
帝放勳:“那很好啊,那就把妘載任命為百揆吧,你們回去找攝政君吧,讓他整理一下簡牘,過幾天打兩聲鼓然後發出來。”
那位大臣:“???”
帝,咱們說的這是一個事情?
“擔任這個職務,還沒有到用他的時候,自然就掛個名頭呀,怕什麼呢,司空該治水還是治水,兵和人都是你們的,你們還怕他把你的兵都拿走嗎,人家現在要回南方,那就讓他回去....你們怕人家在南方搞事情嗎,我告訴你們,南方現在還有好多事情呢。”
“那大江要治理吧,伯成子高說歡兜說不定跑回去了,這是個大事情吧,然後岷山三江的大水還要影響到南方的大江,這也是問題吧?”
“那中原淮水地區,是縉雲氏和一些老帝族的地方,現在他們都不是華夏聯盟的人了,我們排除一些毒瘤,加入一些新鮮血液,這不是很好嗎?”
諸大臣都傻了。
你說的真他阿母的有道理啊。
帝意已決,而且這次大臣們全程捱罵,連自己找來的治水幫手,也成了別人的老師,他們也就不再多說了,又想到張揮臨死前,託彭祖帶來的話,頓時一道道詭異的目光凝聚在了彭祖的身上。
你阿母的,罵不了帝放勳,我們還罵不得你嗎!
彭祖感覺渾身癢癢。
就這樣,中原已經決定了,就讓你來擔任百揆,所以你也不要謙虛了!
小夥紙好好幹,過兩年給你提個攝政君。
當然了,帝放勳現在腦子裡有個大膽的想法,百揆其實就是類似丞相的東西,現在帝已經有了點意識,覺得這個官職,或許已經可以和攝政君並列了,而且妘載作為第一任百揆,其實也能給後世起個表率作用。
非天下聖賢,不可擔任此職!
以後的人,除了不要臉的自封之外,擔任這個職務之前,肯定都要掂量一下你自己夠不夠格!
.......
到了晚上,文命找到了妘載,說起了白天的事情,妘載總算逮到機會,好好提醒文命,自己那樣做並不是因為你理解的那種樣子!
“那麼載哥,你真的是因為不懂得如何改變河道,而向那位老師請教的嗎?”
文命也慚愧的很,接受了批評,同時繼續詢問。
而妘載嘆了口氣,對文命道:“我故意裝作不懂,一來是真的需要那些另外的例子與經驗,二來,是為了讓老人家知道,他是後繼有人,他過去所摸索出來,並且整理出來的一套技藝與治水的經驗,對於後人來說,是無比珍貴的瑰寶。”
“這種瑰寶,不能因為你知曉了,而就被埋葬在過去的塵埃中,它必須要被拿出來,照耀在日月星辰之下,你不應該以自己學來的知識為傲,因為這些是有人教導你的,你是不勞而得到的,我也是一樣的。”
“而臺駘老師的經驗,是他自己在真正的治水之中摸索而得到的,這種叫做實踐,它比理論更加珍貴,是如我所說的,是可以以後你拿在手中,對著你的兒子,告訴你的孫子,告訴他們,這是過去的先行者們,一代一代積累和傳承下來的東西!”
“你要學習的東西,就是經驗,你和我作為後輩,當然學到了東西,而且是很重要的東西,這種經驗的傳承,這種先人與後人交替傳遞的精神,像是一團火....”
妘載對文命道:“你知道嗎,在燧人氏,不,在五龍氏之前,人們是如何儲存火種的?天上的雷劈在樹木上,火焰熊熊燃燒,古老的人們稱呼為神火,有一個人會專門負責保護火種,失去了火種就要向其他的部落討要,會被很多部落看不起。”
“這種人,就是古時候的火神,他的後代變化,就是火正。”
“任何一種知識,文化,經驗,都是代代相傳的,沒有這些,就沒有後來者們的輕易工作,當後人隨便指著一條河道說出來‘這個可以這樣搞,很簡單’的時候,那就是我們的成功了,是我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才給了他們這樣的自信!”
妘載對文命感慨道:
“我之前有一句沒有對薃侯說出來的話,卻要對你說了。”
“那是六個字——
為往聖繼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