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先生,請坐...”,秦王笑著讓呂不韋坐在了自己的身邊,這個從前只屬於范雎的位置上,呂不韋看起來有些驚慌,甚至是有些害怕,秦王咧著嘴,忍不住的笑著,也坐了下來。秦王撫摸著鬍鬚,說道:“先生的才能,寡人是見識到了,樓緩當初送來訊息的時候,寡人也只是想著能揭發趙丹的罪行,迫使武成君入秦...”
“哈哈哈,您提議直接派人去保護武成君的家人,寡人還有些擔憂,害怕會引起誤會...沒有想到啊,事情居然是如此的順利,寡人聽聞,武成君的家人已經來到了上黨,因為他的妻懷有身孕,行動不便,就暫時在上黨休息..”,秦王笑著,又說道:“這都是您的功勞啊。”
呂不韋搖著頭,認真的說道:“這是樓公的功勞,若不是樓公及時將趙豹的陰謀告知了您,我又怎麼能想出這樣的對策呢?況且,這也是樓公的意思,若不是他在監牢之內,諸事不便,這也就不必由我來負責執行...”,秦王還是很開心,過了片刻,他又有些擔心的問道:“武成君真的會來秦國嗎?”
呂不韋笑著回答道:“請您放心罷。馬..武成君,他一定是會趕來的。”
秦王繼續說道:“寡人聽聞:衛國的吳起,用於用兵,向曾子求學,並且從事與魯國國君,齊人攻打魯國,魯國想要用吳起來擔任將軍,可是吳起的妻是齊人,吳起為了表示自己和齊國沒有關係,因而殺死了妻。魯國便讓他來擔任將軍。寡人聽聞,成就大事的人,是可以犧牲自己的家人的。”
“吳起在魯國,母親病逝,他也忙於功名,不曾去看望祭拜,曾子因此和他斷絕關係,可是他最後成為了秦國的大敵,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呂不韋搖著頭,說道:“您所說的很對,想要實現自己理想的人,是可以因為理想而犧牲掉一切。可是馬服君的理想,並不是跟吳起那樣來擔任將軍,我聽聞,吳起在離開家鄉的時候,曾咬著自己的胳膊對母親發誓:我吳起不做卿相,絕對不回衛國。可是馬服君不是這樣的。”
“我聽聞,馬服君曾指著上天,對自己的弟子們說:希望能在天下人憂慮之前憂慮,在天下人享樂之後再享樂。他的理想是天下的百姓。吳起的妻使得吳起不能完成自己的理想,而武成君的家人卻並不會妨礙他的理想,相反,他的理想只有在秦國才能實現,趙國的君王愛他,卻不願意用他的想法來治理國家。”
“各國的君主都希望得到馬服君來效力,可是卻不能完成馬服君的理想,燕國國力疲弱,趙國貴族強勢,魏國小人遍野,齊國固步自封,楚國上下離心...只有秦國,因為商君的制度,論國力,沒有一個國家是可以跟秦國相比的,您聽從應侯的意見,驅逐了強大的四貴,任用官吏們來治理國家,您的身邊沒有因為家世顯赫,本身卻沒有才能的小人。”
“地方上的亭長里正,都能按著您的命令來行事。”
“等到馬服君趕到,他所提出的各項制度,秦國都有足夠的實力來執行,秦國可以結束這戰爭,從而開啟一個全新的王朝,就像商湯取代夏,像周取代商那樣,不,秦國將會超越那些王朝...百姓們安居樂業,秦國無比的強盛,您的王令可以傳到天下任何一個地方,並且被執行。”
秦王的雙眼逐漸的明亮起來,可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激動,他只是舉了舉自己的手,笑著說道:“寡人只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不過,先生您若是看到了,請務必要將那時秦國的強盛,告訴與寡人。”
“大王您如此強壯,怎麼會看不到這一天呢?請您做好迎接武成君的準備吧。”,呂不韋笑著說道,秦王笑著點了點頭,似乎想到了什麼,便對呂不韋說道:“讓異人前往上黨,武成君為異人撫養他的妻子,異人也必須要將武成君的母親當作自己的母親來照顧,還有武成君的家臣,也不能讓他受苦!”
“寡人聽聞,武成君的母親剛烈,寡人很擔心,她會...”
“這件事,就請您交給我吧,如今武成君的孩子即將出生,他的母親也斷然不會自殺。”
..........
邯鄲城內
趙括恍惚的看著面前的兩位秦國武士。果然,他的家人是被秦人所帶走了,知道了這一點,趙括心裡的擔憂,並沒有減少,因為他了解自己的母親,若是母親發現秦人用她來要挾自己,她一定會殺死自己,而自己的妻,藝,她肚子裡即將面世的孩子,她能承受前往咸陽的道路嗎?
戈公是一定會反抗的,他是那樣倔強的人。
那自己又該怎麼辦呢?丟下她們,繼續留在趙國,對她們不管不顧?這是趙括完全做不到的,可是趕往秦國,就代表了自己必須要離開趙國,離開信陵君,離開董成子,離開平公,離開騎劫,不能再祭拜杜,虞卿,藺相如,樂毅,邯鄲造...所有那些信任他的人...趙括低著頭,長嘆了一聲。
趙括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馬服的,他神情恍惚,當他驚醒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站在學室內,他的弟子們,他的賓客們,還有各派的學者們,都是在看著自己,他們都沒有說話,一言不發,只是認真的看著自己。趙括抬起頭來,看著這些人,他輕聲說道:“我的母親,我的妻,戈公...他們被秦人帶走了。”
“有很多人,他們說:馬服君是仁義的人。”
“有人說:馬服君是聞名天下的聖人。”
“我知道的真相,卻並不是這樣。”
“我害怕死亡,我不想辜負所有信任我的人,我不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沉迷於眾人對我的尊敬之中,卻又否認這一點。”,趙括認真的說著,所有人都在看著他,沒有人開口,氣氛還是一如既往的寂靜。趙括又說道:“我會害怕死亡,我會因為自己的感情而控制不住憤怒。長安君作惡多年,直到他殺害了我的朋友,我這才將他殺死。”
“沒有董成子的審判,也沒有走律法的形式...我自己說要以律法來治理國家,而自己卻沒有能這樣。”
“如今,我的家人正在秦國,而我的朋友,所有信任我的人,卻在趙國...我要去秦國了...我不能丟下自己的家人...我總是給他人說捨生取義...可是到我自己的時候,我還是沒有能做出來,我不能放棄家人來追求道義..道理就是這樣,任何人都可以誇誇其談,講述著自己的理念,可是到真正施行的時候,卻總是被憤怒,被其他的什麼所影響。”
“很抱歉,我辜負了趙人對我的信任...我必須要去救我的家人了。”
“我從來不曾追求名聲,我也不渴望聖賢的名稱...我不是心懷天下的聖賢,不是戰無不勝的將軍,也不是仁義馬服君...我是趙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