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陽君看向了坐在他面前的範痤,如果說是有能力的人,那這位大概是在座眾人裡最有能力的,也是最適合擔任國相的。魏王順著他的目光也看到了範痤,隨即皺起了眉頭,對於這位大臣,魏王心裡只有厭惡,沒有半點的好感,不然當初也不會為了一點土地就要殺死他。
可如今魏國無人...魏王陷入了沉思。
就在這個時候,一直都沒有開口的新垣衍卻忽然說道:“我知道一個人,他是有才能的賢人,如今在等待著能任用他的明君,大王可以派出派使者攜帶黃金綢緞,聘請他為相。”,魏王皺著眉頭,詢問道:“您所說的賢人,是哪一位呢?”
“孔斌,他是孔子的第六世子孫。”,新垣衍又說道,魏王這才點著頭,看向了一旁的龍陽君,龍陽君點了點頭,魏王這才笑著說道:“好,就按著您所說的來辦吧!”
於是乎,魏國派出了使者趕往齊國,邀請這位孔斌來擔任國相。魯國剛剛被覆滅,這位孔斌正在齊國的稷下學宮裡與其他雪珍們進學,聽聞是魏國的使者前來,他感慨道:“如果大王能夠採納我的方針,可以為大王安邦治世,即使讓我吃蔬菜,喝涼水,我也願意,如果只是讓我穿上一身貴服,供以豐厚俸祿,那我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魏王哪裡會缺少一個老百姓呢!”
使者大驚,急忙再三邀請,經過使者一段時間的糾纏,孔斌終於是答應了他,趕往魏國為相。
魏王非常的開心,親自出城來迎接他。
就這樣,魏王以孔斌為國相,準備按著他的辦法來治理魏國,而孔斌擔任國相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居然就是罷免了段乾子,他撤換了那些靠關係受寵的官員,靠著先祖的名望而受寵的官員,代之以賢良人才,剝奪去了不幹事者的俸祿,例如芒卯,範痤兩人,將他們的俸祿轉賜給有功之臣。
魏王沒有想到,自己這裡剛來一位賢才,這位賢才就罷免了自己的數個大臣,而這些被罷免的人都非常的生氣,尤其是段乾子,他們嘲諷孔斌,說:孔斌明明是因為先祖孔子的緣故成為國相的,如今卻要罷免那些先祖立下功業的人,他最應該罷免的人是他自己!
孔斌對於這些言語無動於衷,繼續了自己在魏國的一系列新政。
而孔斌在趕到魏國僅僅一個月的時日裡,就得罪了太多人,他跟平原君不同,平原君是透過賞賜的辦法來激勵官吏,而他是直接罷免了那沒有作為的官吏,選取有才能的人來頂替他們的位置。這樣的做法使得他在魏國內聲名狼藉,各種針對他的謠言層出不窮,甚至有人說他是齊國的奸細,是來滅亡魏國的。
龍陽君勸說魏王,不要聽信這些謠言。
而有人將這些謠言告訴了孔斌,孔斌說道:“從來不能與庸人共商創業大事!古代善於治理政事的人,起初時都免不了被誹謗。子產在鄭國做相,三年以後流言蜚語才停止。我的祖先孔子在魯國做相,也是三個月以後誹謗才終止的。現在我每日改革政事,雖然趕不上前代聖賢,難道還考慮誹謗之言嗎?”
可是那些大臣日日前來跟魏王哭訴,也是有些動搖了魏王對孔斌的信任,每當孔斌來提出一些重大決策的時候,魏王總是很猶豫,不敢答應他。接下來的時日裡,孔斌無論提議什麼,都得不到魏王的認可。
終於,在過去了一段時日之後,孔斌無奈的對左右的人說:“建議不被採納,是我的建議有不合適的地方,建議不合君主的心意,我再做他的官,享用他的俸祿,是不做事白吃飯,我的罪過也太大了!”
而他正準備要辭掉自己的相位,魏王卻得到了一封來自趙國的書信。
書信的內容跟從前非常的相似,當年的趙王何想要殺死範痤,也是給他寫了這麼一封信。
信裡的內容也很簡單:“請將孔斌送來趙國,寡人願意為您割讓五十里地!”
什麼,趙王想要寡人的賢才?孔斌是寡人的國相,這怎麼能行呢?
要加地!
於是乎,魏王和趙王以六十里的土地交易了孔斌,儘管龍陽君一再勸說魏王不要這麼做,可是魏王還是覺得,與其讓這位離開魏國,不如將他送給趙國,還能為魏國換來一些土地,這對魏國而言,是天大的好事啊。於是乎,在孔斌的驚懼的目光之中,有武士衝進了他的家,將他綁了起來,塞進了馬車。
孔斌痛呼:“大王想要殺我,可以賜給我短劍,請不要這樣羞辱我!”
可是魏王並沒有賜給他短劍,人趙王要的是活著的孔斌,死掉的孔斌可不值五十里的土地啊,就這樣,孔斌被捆綁著一路送去了趙國,最初,孔斌還認為魏王是想要殺掉他,可是當他明白魏王將自己賣給了趙王之後,悲呼道:“人怎麼能像貨物一樣被出售呢?”
他便想到了自殺,可惜,已經太遲了,魏人堵住了他的嘴,綁住了他的手,遏制他所有想要傷害自己的行為。
終於,趙王親自出城,見到了這位奄奄一息的貴客。
孔斌憤怒的瞪著面前的趙王。
趙王卻急忙俯身行禮,恭敬的說道:“魏王不是值得您服侍的君王,孔子說:賢臣要懂得選擇好的君主來服侍。寡人因為沒有您這樣的人來輔佐,曾經犯下了很多的過錯,如今想要彌補,希望您能留在寡人的身邊,糾察寡人的過錯,寡人會聽從您的建議,施行仁政,讓百姓們變得富裕起來。”
孔斌看著他,無奈的長嘆了一聲,終於答應了他。
ps:病退現在真的是太麻煩了,手續多的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