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朕為什麼單獨召你嗎?”皇帝顯然並不想繼續糾結這個問題,問道。
“是為了西山大營換防一事。
“正是如此,西山大營每隔幾年便要換防,這換來哪裡的駐軍都不要緊,可是這統領西山大營的統領大將軍,可是有多少人都盯著呢!”皇帝也不繞彎子,今日朝上鬧了這麼大一出,不就是為了西山大營嗎?
“不知陛下有何打算?”
“打算自然是有,朕更想知道你是怎麼想的,西山大營你也管了這麼多年了,自當年貪腐之事,事發後你是嚴整軍紀,看來也是卓有成效,今西山大營的戰鬥力已經和往昔別無二致,這是你治軍有方,西山大營的將士們都特別的敬服於你,如今朕想聽聽你的意見。”
慕容翊軒對西山大營其實並無所圖,西山大銀是遏制經濟要道的一支鐵軍也是天家皇族用來自保的最後一道防線,事實上他並無一儲備,這西山大營有雨沒有,對他來說也沒有區別,他手上有自己的勢力已經夠用,還沒有做皇帝的野心,也不想在這皇族,繼續這般下去。
自然了,這西山大營在不在他手上都一個樣,他對西山大營並沒有慾望,不過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陛下心中一定有所人選若論成的看法,只要陛下選出的人能夠將西山大營的軍隊好好的帶好,換誰都是一樣,對西山大營,臣說不留戀是假的,可是陛下如有更合適的人選,自然還是以陛下聖意為先。”慕容翊軒並不否認自己對西山大營的留戀,畢竟出生軍旅又是這麼多年,換了誰都會有感情。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西山大營的戰士每隔幾年都會換一次,但換上來的人絕對都是各方的精銳。
因此,西山大營便是精銳中的精銳,這樣一隻駐紮的軍隊,任何將領,都會有所感情。
皇帝聽他這般說,一邊走過去拿了一份摺子,一邊說道:“你倒是說的坦誠,趕緊看看今日朝上太子和老三為著這西山大營統管職權,吵的真是不像話。”
“太子與三皇子,不過是想為陛下分憂罷了。”慕容翊軒不鹹不淡的說了一句。
“分憂?”皇帝咀嚼著這兩個字接著說道:“他們兄弟倆少氣朕幾分,便是罷了。對了,你看看這個。”
皇帝說著將手中的摺子遞了過去,慕容翊軒雙手接過,翻看了一下,果然是有關西南西北駐軍的事。
“邊境互市,如今仍然開放,可是也時常有小股化外之人滋擾,邊境的駐軍是打也打不得,動也動不得,有時眼瞧著他們出去,在城鎮燒殺剽掠一番,卻只能看著,兵部和內閣曾有嚴令於他們,今次這摺子才送到朕的案頭上了,此事你如何看待?”
對這個問題其實很複雜。
“邊境開著互市就說明邊境地區大致處於和平狀態,可遊牧民族需要靠遊牧生活,很多的生活物資,他們根本就無法直接獲取,那麼能做什麼呢?
除了邊境互市是一種方法之外,更直接的辦法便是衝擊邊境的城鎮,燒殺剽掠一番,不僅來的東西快,收穫豐盛,而且不用付出相應的互換代價,因此很多部落的騎兵,經常會這樣做。
而我們這邊,**內閣都曾經嚴令邊境的將士不得出擊,以免擴大事態,造成全面的戰火復燃,因此有時候真的只能眼睜睜看著,有些事情為了避免授人以柄,也只能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