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再長,也有走完的時候。
從隊伍所在的位置,到城牆位置,也不過是五六里的距離,這樣的距離,不到多少時間,已經來到了城牆之下。
而此時,隊伍中浩大的聲音波及的範圍越來越廣。
激情是一種會傳染的東西。
越來越多距離很遠的百姓聽到這種聲音,也循聲趕了過來,加入了這個隊伍中。
也有的百姓離開了隊伍,四處奔走相告,到一些相熟的百姓家裡,恨不得把他所見到的激動人心的場面告訴所有人。
因而,不僅僅是這列隊伍一路走來的範圍之內,在其餘方向,也有不少的百姓聞迅向這邊趕來了。
這種情形也在逐漸波及四面八方,有很多百姓都不希望看到京城大亂,大夏的人因為皇位之爭而打得一片狼藉,那並不符合百姓的利益,也不是百姓所希望看到的。
有的人為了促進三皇子的順利登基,也加入了這個隊伍之中,希望能造成更大的聲勢,為三皇子助威。
畢竟,雖然皇宮中很多事情民間是不可能知道得太詳細的,但是大皇子和二皇子的為人品性,在民間卻是傳得很廣。
因為,這兩位大爺也經常離開皇宮在京城中幹了不少的好事。
甚至連強搶民女的事情也做了出來,但是因為人家是皇上的兒子,甚至很可能其中一位是以後的皇帝,誰又能拿他們怎麼樣呢?
只能打掉牙往肚子裡咽。
但是,沒有人敢於兩位皇子對抗,並不代表那些受害的百姓不恨他們。
儘管很多人都知道仁義之名滿天下的三皇子成為新帝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是他們還是有著這個美好的願景。
萬一能實現呢!
可是,現在看來,他們的想法並沒有錯。
在這一刻,大夏的命運出現了轉機,皇位之爭也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所以,這些老百姓是真的擁護三皇子,所有他們哪怕並不確定有沒有什麼危險,也紛紛走上了街頭。
這一刻,不僅僅是城門這邊沸騰了,就連整個大夏京也沸騰了。
甚至過年的時候,作為大夏國都的夏京城也從來沒有這樣熱鬧過呢!
城牆下,唐僧神念放開,觀察著夏京城中沸騰的起來的景象,心中也感到十分的欣慰。
畢竟,他一個人的力量可以降伏所有的官軍,但是絕對不能左右民意。
而這些民意的表達,和老百姓現在所表現出來的狀態,正說明了三皇子在民間的支援率究竟有多高。
唐僧甚至做出一種假設,如果他所擁戴的是大皇子或者是二皇子,現在這種情況下所出現的效果,絕對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看來,系統選擇了三皇子是沒有錯的。
這一下,可以拯救了天下多少黎民百姓。
此時,隊伍中最前面的那些官軍開始沿著馬道登上了城牆上。
上面的官軍站起身,讓開了一些空間。
這些登上城牆的官軍最引人注意的不是他們是什麼人,而是他們手中抬著的那些屍體。
不用問,所有人都明白,這些人之所以死去,肯定是觸怒了天上的那位高僧。
也就是說,他們是二皇子的死忠,所以才落得這個下場。
明白了這個事實之後,城牆上的這些官軍不由得感到一陣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