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軍氣勢洶洶而來,又蒼蒼惶惶而退。
望著龍虎關外,無數還沒來得急攻到龍虎關城牆之下的大晉軍士,倉皇向東南方向逃走,很快,隱在黑夜之中。
龍虎關上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這一通射殺的大晉官兵,應該至少有三四千人。
而龍虎關上的守軍卻無一傷亡,這對於一向弱於大晉的大夏國來說,是一場空前的勝利。
這次勝利的最根本原因就在於,三皇子的提前佈置。
如果沒有這樣的佈置,龍虎關肯定會被大晉軍的偷襲,殺得一個落花流水。
哪怕是龍虎關並沒有在此戰中失守,但是大夏軍方面所要付出的代價肯定要比現在大得多。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明明知道大晉軍就在外邊屯兵,並沒有向龍虎關發動進攻就是擺明了存在他們想要偷襲龍虎關的打算。
明明知道這種情況一定會出現,但是,龍虎關上的守軍卻不能每天都全軍待戰,只能是輪番守城。
哪怕守了一百天,對方都沒有出現,但只要有一天疏忽了,就可能導致全域性慘敗。
這就是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很難應對的狀況。
而龍虎關的勝利就在於,龍虎關的守軍士氣正旺,戰力正盛,沒有經過長時間的熬夜守城。
把戰鬥力充分發揮出來,還有能夠提前做出這樣的預判。
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看向了三皇子。
今天如果不是三皇子做出這樣的應對,後果不堪想象。
可是所有人都不明白的是,為什麼三皇子會突然來到,在龍虎關上做出這樣的佈置?
然後佈置剛剛完成,便發生了這場偷襲事件。
三皇子不說眾人也無法去問,因為軍中有規矩,不該問的不能問,涉及到軍中機密,擅問者斬。
不過,經過這一件事情,這裡的大夏軍兵三皇子的用兵之道佩服的五體投地。
而此時的三皇子,站在城牆之上,遙望大晉軍逃走的方向。
那些大晉軍已經引隱入暗夜之中。
因為此次偷襲的失敗,他們也不可能在轉身回來繼續攻打龍虎關。
三皇子並沒有因為這一次的勝利而沾沾自喜,他心中最想知道的是,到底是誰向自己傳音報信?
現在看來,之前他所做的種種猜想都是錯誤的。
這個人既不是大皇子的人,也不是二皇子的人,更不可能是大晉軍的人,所以不論是三方中哪一方的人,能不可能向自己通風報信。
如果通風報信的話,訊息也肯定是假的,那麼便可能是三方中任何一方的人都有可能。
雖然猜不出這個人是誰,但是,三皇子心裡還是僥倖,幸虧這個人是自己一方的人,否則,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來人……開閘,打掃戰場。”
約莫著大晉軍已經去得遠了,三皇子一聲令下,讓人用絞輪把關口的鐵閘提起,開啟通道。
然後派軍士出去打掃戰場。
敵軍丟下了一些兵器、盔甲,還有數千匹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