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大悲寺的路上,唐僧就反覆思考過。
他猜測著大悲寺,這種改變既定規則的競賣方式,會是透過哪一種方式實現呢?
開篇就是他們自毀信譽,打破規矩直接宣佈規則呢?
還是透過其他形式作為藉口,然後再行改改變規則。
唐僧覺得身為大悲寺這樣一個佛門聖地,從道理上來講,應該不會在表面上留下把柄,讓人詬病的。
多半會採取第二種形式。
現在到外事殿跟前一看,如此熱鬧,還來了這麼多的僧人,唐僧馬上就意識到,。好戲已經開始了。
他們所喧鬧的主題便應該與寺院的競賣有關。
這便應該是大悲寺所採取的第二種方式。
所幸距離約定的競賣時間還有一段兒距離,唐僧便帶著一禪等九人在外視殿的門口停了下來。
一行十人,全是穿著大紅的袈裟,一路行來,非常惹眼。
外事殿前的僧人,沒有理由注意不到他們,。
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唐僧扥十人站在這裡,就像空氣一樣,在殿前喧鬧吵嚷的僧人們,完全無視唐僧等十人的存在,依然繼續吵吵嚷嚷。
唐僧嘴角噙著笑意,在旁邊聽了片刻,大體上他們已經聽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原來是大悲寺曾經答應過一些寺院,等將來山中有空餘寺院的時候,大悲寺會酌情給他們騰換新的寺址。
本來這一次,大悲寺並沒有考慮給其他寺院更換寺院地址的事情,但是問題就出在普濟寺上。
經過五輪比試所產生的十個參與競賣寺院的選手,最後都加入了普濟寺。
那麼,十個寺院最終變成了普濟寺一家競買的情況。
現在的情況是,有很多寺院,沒有新的寺院。
而後來者……普濟寺卻疑似擁有十家新寺院的競買權。
這一下,西涼山的許多寺院便炸了鍋,紛紛到這裡向大悲寺請願。
但是大悲寺卻以之前制定的規則來說事,說是一千便是如此制定的規定,並且已經將規則公諸於外,不予隨意更改。
所以,這些僧人便在外事殿的門前鬧騰了起來。
但是,即便這樣,大悲寺依然遵照著之前制定的規則,未予理會。
看起來,大悲寺是非常重視這次競買,也遵守自己制定的規則。
但是唐僧站到這裡聽了片刻之後,他才發現,自己似乎成了這個計劃中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