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中的議論聲消失。
瓦剌是朝廷的大敵,曾經發兵京城,比韃靼人還可怕。
“派誰出征?”
太上皇弘治皺眉起身。
他想起了王守仁,此人曾平定過海南黎亂,只是現在不知身處何處?
總兵李瑾已經被斬,大同距離京師很近,也無暇問罪了。
眾人齊刷刷看向兵部尚書嚴恪松。
嚴成錦有些擔憂,這是老爹的首秀,千萬別玩砸了。
如果他幫老爹諫言,太上皇和諸公能看出來,老爹不足以勝任,或許會調到南直隸。
若是不幫,又擔心老爹的安排不能拿滿分。
“三邊與大同相近,楊一清定會率兵從西而來,英國公在京畿究攔截即可。
眼下要準備糧草和兵馬,還需戶部儘快調撥錢銀……”
嚴恪松有條不紊,把陸完告訴他的全部說出來。
諸公頷首點頭。
如今,能調動的兵力只有三邊,不用旨意,楊一清知道定會馳援大同,由他掛帥安然無恙。
而瓦剌只有五萬兵馬,應該不敢來犯京城。
“兵部所言不假!”
嚴成錦也還算滿意。
大同挨著三邊,從三邊呼叫兵馬最快,而且三邊有城牆,可以用很少的兵力抵擋敵軍。
這道題。
老爹從將領,到軍餉和兵備,都安排到了。
有幾分兵部尚書的味道。
陸完有些東西。
“軍餉,恐怕還要等等。”
王瓊朝太上皇弘治作揖。
天下建地方倉,各地全來要銀子,瞬間被掏空,只能等唐宋的香料運來京城。
“唐宋的香料,已經抵達保定府,兩日後到京城。”
大同的糧倉還夠供養大軍,不會延誤戰機。
散廷議後,嚴恪松連忙回值房寫旨意,讓探子八百里加急,分別送去寧夏邊陲和京營。
晃眼一日過去,唐宋的使臣王簡入京,彷彿收到了訊息般,加急將香料送入京城。
硬生生的將時間縮短了一天。
王瓊來手裡捧著賬目,向太上皇弘治稟報。
“香料折銀一千三百餘萬兩,若不入國庫,臣就直接交給良商換銀子?”
太上皇弘治眉宇間,露出幾分沉思之色。
提前入京,還多送了一倍的香料?
“王卿家通報了唐宋的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