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謹身殿。
太上皇弘治看到從杭州府傳回的疏奏,眉頭愈發緊蹙,看向旁邊的蕭敬。
“這封疏奏沒有票擬,就傳上來了?”
蕭敬嚇得連忙看了眼署名,“是劉公閱的疏奏。”
杭州知府請乞增加雜役四萬人,每月給錢糧四兩銀子。
可是劉健還未票擬,就將疏奏傳上來了。
太上皇弘治憂心忡忡,“近來劉公所閱的疏奏,越來越少了。”
雖然未在朝堂上提過,可他卻心中有數。
蕭敬吞吞吐吐,想說什麼卻又不敢提:“劉公只有一隻眼睛,想來力有不逮,疏奏又比以往太多了……”
劉公嚇了一隻眼睛已經過去幾年,只怕另一隻也快瞎了。
太上皇弘治心事重重的站在御案前,凝神看著疏奏。
東暖閣,朱厚照看著疏奏,瞪大眼睛問:“劉師傅的疏奏呢?”
谷大用愁著一張臉:“都送去給太上皇了,劉公最近閱奏,就比以往少許多。”
朱厚照眼中光芒閃動,劉公閱的疏奏才會有功績。
“傳朕的旨意,讓內閣推舉新大學士。”
細細想來,分擔部務,還需再進一個大學士。
老高這傢伙形同虛設,不閱疏奏。
六部諸公雖博聞,但內閣和六部不同之處,就在於票擬。
六部並無票擬的權力。
故而,就算韓文等人能力足以決斷,但也需傳到內閣,由諸公定奪。
規矩不能打破。
內閣,值房。
旨意傳達到房中一下子氣氛就安靜下來。
嚴成錦低頭陷入沉思,朱厚照要再提一位內閣大學士。
謝遷幾人則板著一張臉。
內閣大學士已經增添到了六人,再加一個,就七人了。
“新皇為何要增大學士?”
“新皇說,劉公閱奏太少,不能分擔部務,要再添一人。”谷大用小聲稟報。
劉健面色開始紅了起來。
李東陽面色嚴肅,自上一次功績與太上皇相抵,諸公不聽新皇的,他便感覺新皇會打其他主意。
莫非,想在內閣中安插新臣,替換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