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過去,探子將急奏送回京城。
儘管弘治皇帝和百官,對京營二十萬大軍給予厚望,篤定能勝韃靼。
畢竟,韃靼只有十三萬兵力,京營有二十萬兵馬。
可當看見王守仁的捷報時,弘治皇帝震驚得張著嘴巴,彷彿釘在心口十八年的利刺,被拔了出來。
這種舒服的感覺,難以用言語來言表。
“陛下,這是大喜啊!”
“韃靼疆域重歸大明,九邊必定長治久安。”
大臣們激動得聲音顫抖,看到王守仁所寫,斬殺韃靼五萬七千八百餘人,斬殺達延汗和王儲十七人。
天大的捷報!
蕭敬把疏奏遞下來,嚴成錦看見,王守仁詳細講解了老爹和朱厚照的功勞。
劉健適時躬身:“太孫可立,太子不可廢,請陛下收回成命。”
達延汗率殘部往北遁逃,遭遇威武大將軍截殺,成功阻止達延汗逃脫。
弘治皇帝驚訝之餘,竟也有一絲自豪:“是朕太輕率了,廢太子的旨意廢除,命光祿寺準備祀典,朕要冊封皇孫為太孫。”
嚴成錦躬身:“陛下,安定侯的失責之罪?”
弘治皇帝放下疏奏道:“自從寧夏地崩後,不僅是寧夏,還有花馬池至靈州,地域寬延,寇毀牆入,固原、慶陽、平涼、鞏昌皆受患,亟需整飭。
安定侯功過相抵,仍為三邊總制,傳朕旨意,不必回京了。”
嚴成錦希望老爹回來探親一趟。
守九邊比守孝還慘一些,是不能回來了。
韃靼雖然被大明徵服,但還有西北的瓦剌!
“臣謝陛下恩典!”
一晃過去月餘,朱厚照和王守仁出現在京畿的大道。
陛下給的期限,過去了一個月,朱厚照非但不著急,還磨磨蹭蹭,生怕提前回到京城。
王守仁每次催促,皆被朱厚照一句又不是廢你你急什麼,噎了回來。
京城的街道,繁華的樓宇雕樑畫棟,車水馬龍。
王守仁提醒道:“入了宮裡,殿下不要領兵一事,惹百官口伐。”
”你想獨吞本宮的功勞?“
“臣不敢。”
高鳳先一步入宮稟報。
知道王守仁班師回朝,弘治皇帝命司禮監準備儀仗,率領百官在午門迎接。
等了半個時辰,才聽見踏踏踏的馬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