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成錦沒收到楊廷和的彈章,覺得有點可惜。
嘉靖黨爭頭目路線圖:楊廷和、楊慎、張驄、夏言、嚴嵩、徐階,後者鬥敗前者,最終勝利者是徐階。
楊廷和致仕後,楊慎想為父親報仇,短暫地加入黨爭。
由於性子太過耿直,又沒有心機,沒幾天,就給張驄放倒了。
不論哪一時期,只要有一個大臣大權在握,就會引來其他官員抱團爭鬥。
楊廷和竟想彈劾他,他要動楊廷和了!
一來,楊廷和是最新一位升入內閣大學士,想要升入內閣,就要放倒楊延和。
二來,楊廷和擔任內閣大學士期間,政績平平。
唯一值得稱道的是,平定了劉六和劉七的叛亂,嚴格來說,是這造反的兄弟倆太菜,京城的大軍還沒到,就被地方衙門平定了,讓楊廷和白白撿了政績。
嚴成錦暗自思忖:“不知讓楊廷和致仕,陛下會不會准許,畢竟,楊廷和是朝中少有的‘賢臣’。”
很快,楊廷和踏入大殿中,朝弘治皇帝微微躬身:“陛下,不知召臣何事?”
路上聽聞了些,知道費宏請乞致仕了。
弘治皇帝眼底露出一抹狐疑:“楊卿家,費宏在詹事府講得好好,怎麼請乞致仕了,嚴卿家說,你陷害於費宏,可有此事?”
都察院糾察朝野,這倒算不上讒言。
李東陽幾人,朝楊廷和投去詢問的目光。
楊廷和道:“陛下也知道,嚴大人總以為天下人都想害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他不怕嚴成錦,劉公已老,等劉公退了,就能入閣。
弘治皇帝深以為然,看向嚴成錦:“嚴卿家可有證據?”
“還沒有。”
既然沒有證據,就不好再追究了,大臣們沉默寡言。
弘治皇帝將疏奏合上:“疏奏暫且先留中,退朝吧。”
留中的意思,就是暫不准許。
楊廷和目光微動,嚴成錦想彈劾,但本官行的正,坐得直,哪裡有給你彈劾的把柄?
……
此時,費宏正在房中收拾書籍,孟氏在一旁又哭又鬧,下人們哭成一團。
費宏道:“給些銀子,大家就散了吧,”
回到南直隸,哪裡還養得起這麼多眷屬。
“你與楊大人認個錯又如何!你不當官,休怪我回孃家。”孟氏惱羞成怒道。
沒了官職,江南又無田地,定是要餓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