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微微轉頭,看向嚴成錦:“運鹽到天下各地,靡費不低於販鹽所賺銀兩的三成,越遠,恐怕越多,這筆銀子如何算?”
嚴成錦看向弘治皇帝:“臣懇請陛下,令朝廷與良鄉五五分賬,這些糜費,從良鄉的四成中出。”
一般的鹽商運完鹽,能賺到四成銀子,已是極高的利潤。
嚴成錦竟然只要五成?
自願虧本?
大臣覺得有古怪,嚴成錦才不做虧本買賣,可他們又想不出來如何賺銀子。
李東陽幾人面露沉思,很快想明白了。
賺就賺在鈔關,坊間運鹽成本的大頭,在過層層鈔關時,繳納稅賦。
由朝廷販賣,自然不徵收稅賦了。
能省下一筆銀子。
“陛下,販鹽稅銀龐大,就這樣白白讓良鄉商會賺去?”
經過謝遷提點,百官恍然大悟。
嚴成錦微微躬身:“天下沒有賠本的買賣,其中利潤微薄,還請陛下准許。”
弘治皇帝沉吟片刻,有自己的考慮:“就依嚴卿家所言!”
鹽引涉及的白銀,數目龐大,而他相信,嚴成錦膽小怕事,是不敢貪的。
交給他,比交由宮中的宦官放心。
……
下了值,在牟斌的護送下回到府上。
嚴成錦命人喚來王不歲:“三日內,湊足三千萬兩銀子,給朝廷。”
王不歲吹了口茶,頓時嚇得茶盞掉到地上:“少爺,三千兩還是三千萬兩?”
兩者的差別,就如同天上和地下。
天下最富的商人,財產不過八百萬兩銀子,等同於要四個這樣的富商,傾盡所有。
嚴成錦知道,良鄉的商幫能拿出來。
良鄉經營絲綢、精鹽和古玩等眾多支柱型產業。
還有酒水、拍賣、西北塌房的租金,以及各式各樣的商品。
這些賺來的銀子,小部分歸良鄉商會瓜分。
良鄉商會的賬目上,有一千萬兩供流動,只有他和謝玉知道。
“傳本官的命令,傾家蕩產也要湊出來,就從你開始吧。”
王不歲哭了:“少爺,有好處嗎?”
“天下的販鹽生意,由良鄉代朝廷打理,欠你們的銀子,轉成國債,盈利後支給。”
此事,遲早要讓交給王不歲打理,嚴成錦並不打算保密。
“可是……就算士紳們肯賣地,也湊不出這麼多銀子啊。”
朝廷夏稅才五百萬兩,這是天下的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