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不再有請乞鹽引的風氣,官員也會變得清廉,一舉兩得。”
明朝有兩大貪腐,一是請乞田地,二是請乞鹽引。
尤其是內官太監,通常會在得寵時,向陛下請乞大量的鹽引,再賣給士紳。
李東陽深吸一口氣:“這會動及多少官員和士紳的利益?你可知道在說什麼?”
能斷定,若向陛下諫言推行天下,會傷及多少官員。
嚴成錦站起身來:“若李公諫言,都察院一定附議。”
李東陽白了他一眼,本官是差附議的人嗎?是不敢提!
難怪此子既簽字,又畫押的。
就算是他,也不敢輕易向陛下諫言。
“你怎麼不向陛下諫言?”
“本官只是小小的二品都御史,在朝中的震懾,遠不如李公。”
李東陽嘴角微扯,本官不將女兒許配給你,是正確的。
從李府出來。
嚴成錦知道,李東陽敢附議,卻未必敢在弘治皇帝諫言,此舉牽涉太多,需要考慮很久。
但東南的百姓,已經等不及了。
朝廷中,膽大包身不怕砍頭的人,只有一個。
朱厚照!
………
東宮,銀裝素裹,空曠寂寥。
監督小太監抄錄皇明祖訓,朱厚照訓斥:”狗一樣的東西,本宮的字能寫這麼好嗎!重抄!”
小太監急得滿頭大漢,委屈地拿過一張新紙。
朱厚照覺得有些無趣:“本宮想在宮裡養蛐蛐。“
小太監張喜諂笑:”殿下,蛐蛐是夏蟲,豈能活到凜冬?“
”胡說!甜瓜是夏天之物,老高卻能在冬天吃上甜瓜,那本宮也能在冬天養蛐蛐。”
朱厚照美滋滋地想著,拿到良鄉販賣給賭徒,能賺不少銀子。
“殿下,嚴大人求見。”
“不見,若不是他向父皇要銀子,本宮豈會被罰抄一千遍。”
沒了蛐蛐,朱厚照覺得有些無聊:“本宮建一座暖房養蛐蛐如何?”
張錦喜嚇得不輕,可殿下越是規勸,就越喜歡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