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山西計程車紳之後,曾祖父又曾是元末時的吏部尚書。
父親官至三原教諭。
家中更經營著龐大的生意,劉健能看得懂經濟。
嚴成錦並非經濟學家,寫的道理都很淺顯。
到了深夜丑時,劉健還在書房中,看不懂的地方,就翻書找註解。
天邊灰濛濛亮,他才終於看完了。
“此子未經商,怎會懂如此多的道理?”
天色亮了。
嚴成錦從床上下來,張開雙手,讓春曉穿衣。
今日要上向弘治皇帝諫言,要穿得低調些,跑了五十圈後,洗漱換上麒麟服。
午門前,劉來和姜文三人在一旁張望。
見了那頂破爛的轎子,快步迎上去。
“我等與大人一同上朝。”
惹得周圍官員看過來,嚴成錦斥責:“小聲些。”
姜文三人羞愧地低頭。
左右掖門列隊,李東陽看向謝遷:“怎不見劉公?”
“劉公一向準時,難道向陛下告假了?”
告假也正常,年紀大了,毛病多。
金鐘響起時,嚴成錦看見劉健來了,隨同百官穿過金水橋,走進奉天殿。
弘治皇帝端坐在正殿上。
內閣開始稟報,接下來是六部。
半個時辰後,終於到都察院了。
嚴成錦邁出一步,準備走到大殿中央,弘治皇帝卻望著他:“都察院不必稟報了。”
察覺陛下不悅,百官轉頭望向嚴成錦,不知發生了何事。
李東陽陷入沉思中,陛下如此,該不是嚴成錦要謀劃什麼,被陛下知道的緣故?
臣準備了一夜腹稿,你竟然……
讓它胎死腹中。
嚴成錦仔細想了想,道:“陛下不讓臣報,臣便不報,只是……此事或許關乎大明興衰,若是不報……”
弘治皇帝面色冷峻,眸中露出幾分怒意,朕不讓你報,你就說關乎大明興衰來威脅朕?
他面露促狹的笑意:“那你說,朕倒要看看,是什麼會關乎大明興盛!”
百官露出狐疑之色,如今天下太平,除了北方韃靼,哪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