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良鄉回到府上,嚴成錦坐在舊院的正堂,沒回新院。
何能討好似地笑道:“少爺,晚膳準備妥當了,您到新院用膳吧。”
“本少爺等人,先溫一溫。”
劉健聽劉來稟報後,於公於私,都會來找他。
怕被揍,他命人去請門外的錦衣衛千戶葉準進院。
此時,劉健正坐著棗紅色大轎,朝西區趕來。
一路搖搖晃晃,惹得他頗為心煩:“還沒到嗎?”
“快了老爺!”管家催促腳伕走快些。
不多時,轎子停在嚴府大門前,管家輕釦門扉。
劉健知道對不上嚴成錦那非人哉的暗語,厲喝:“老夫內閣劉健,快開門!”
門子翻看名冊,在免檢行列中,找到了這老頭的畫像。
吱地一聲,門開啟了。
“劉公里面請,我家少爺就在正堂。”
劉健望著滿園翠綠的瓜果,無意欣賞,徑直穿過庭院,來到正堂:“你要在都察院設立四司?!”
“劉公所言不假,明日早朝,下官與都察院的御史一起,向陛下請諫。”嚴成錦道。
都察院設立四司,乃是百年未有之舉。
劉健怒瞪著他:“老夫不贊成!陛下也不會贊成,百官更不會贊成!”
“所以,能不能設立四司,關鍵在於劉公,還請劉公向陛下諫言。”嚴成錦望著劉健。
劉健懵了,你小子傻了吧?
老夫是來教訓你的,可不是來幫你的。
他氣急了,反而捋須笑道:“哈哈,你小子真有意思,老夫就算是死,也不會贊成,你怕是不知道老夫的脾氣?”
正是知道你這糟老頭子的脾氣,才找你呀。
嚴成錦從袖口中,掏出早已準備好的經濟論,遞給劉健。
“這是什麼?!”
“下官所著的經濟學之書,行文粗鄙,可道理,卻說得清楚。”
劉健眼皮不抬一下,冷哼道:“老夫不看。”
嚴成錦仔細想了想:“敢問劉公,當今天下,與三年前,可有不同?”
“自然有,西北開關,絲價交易繁盛,天下商人來良鄉走商,商人交稅,國庫日漸充盈……”劉健戛然而止,警惕地看向嚴成錦:“你問這個做什麼?”
嚴成錦平靜的目光與劉健凌厲的目光,相互擊劍。
“想必陛下與諸公一直好奇,下官從何得來這些奇思妙想?今日,我便將它交給劉公。”
劉健身軀一晃,目光灼灼地盯著書:“你是說,都在書裡?”
嚴成錦頷首點頭,“內閣三人中,劉公最擅斷,可預謀形勢走向,替陛下做出裁決,看完此書,劉公就明白,下官設立四司,是為了朝廷。”
大明從中期走向衰亡,很大程度是由於經濟崩盤,惹得後世都在討論,是萬曆花光了銀子,還是崇禎接盤不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