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暴雨颱風,淹毀農田,如今八月,正是繳納夏稅之時。
若此奏,不得陛下御批,漳州府的百姓就算受災,也要繳納稅賦,多少人會被逼得背井離鄉?”
他再拿起一封疏奏,是廬州府御史徐熙傳回:“廬州知府洪景欺民斂財,百姓良田被侵佔,攔轎怒告徐熙御史。
你們手上,有多少這樣的疏奏?
今日有今日的疏奏,明日有明日的疏奏。
若拖一日,何時才能處置完?
京城的御史配員之數,不必本官多說,你們也清楚,不設立四司,如何處置?”
在上一世,官員的辦事效率,也是問題,更遑論如今。
雖然在地方設立了御史衙門,糾察一方。
但御史並無權對官員處置,只能通報,若都察院不處置,這些汙吏雖然查清了,就要擱置著。
京城的御史,要派遣到科道,不能留太多御史在京中,壓根處理不過來。
嚴成錦才想設立四司,後世的監院,歸根結底,也是這樣的機制。
“施粥了,本宮不收銀子,快來領走,本宮要回宮了。”
朱厚照躺在太師椅上,滿不在乎地吆喝一聲。
老高這狗東西,讓他施粥做什麼。
劉來等人循聲望去,眼珠子差點掉下來:“這是……太子?”
太子頑劣,朝中人盡皆知,怎會善心大發,在這裡施粥?
劉來走近一看,真的是太子。
朱厚照也瞧見了他們五人,尤其是嚴成錦戴著人籠嘴,十分顯眼:“老高,本宮答應你的事成了,你要信守諾言。”
劉來四人看向嚴成錦:“大人,太子為何在這裡施粥?”
嚴成錦道:“是本官諫言,天寒了,給流民送點吃食。”
劉來目光怔怔,有點不敢相信,彷彿認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朝中傳言,嚴成錦延誤太子,玩物喪志。
他一直信以為真,對嚴成錦深惡痛絕。
可如今一看,簡直是謠傳,宮中的謠傳!
望著成群的流民領粥後,對太子感恩戴德,忽地,劉來朝嚴成錦深深作揖:“一直以來,下官誤會了大人!”
朱厚照覺得有古怪:“老高,他怎麼了?”
嚴成錦對著工具人朱厚照道:“殿下不必理會,專心施粥。”
他對著劉來四人道:“施粥是下策,除去天下惡吏,才是上策。”
回到馬車上,劉來四人的目光中,多了一絲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