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探子先行探路,大軍緊隨其後。
董玟不知道王守仁在等什麼,但他能肯定,王守仁在等的是一個時機。
只是王守仁從來不肯透露半句。
地上殘留餘溫的火炭,被大軍踏滅,硬生生走出一條路來。
衝過隘口後,王守仁對著董玟道:“董大人帶一千人搜尋山林,追殺山上的伏兵,他們帶著火器和重弩,必定走不遠,切不可讓他們回到軍營。”
琉球士卒大部分沒有甲冑,穿著布衣,防禦不了重弩。
董玟知道事關重大:“王大人呢?”
“本官與大久保決戰。”
隘口的防線被攻破,敵人必定士氣低落。
這時候正是敵軍最弱的時候。
此時,薩摩國大營中。
幾座用海石堆砌起來的石屋,黑暗而靜謐,傳出均勻的鼾聲。
“將軍!王守仁率軍衝過隘口了!”
屋裡傳出一陣急促的聲音,門被開啟。
大久保露出得意的笑容:“琉球折損了多少人?”
“沒……沒有折損。”
大久保拔出佩刀,不可置信地怒道:“本將佈置了二十門火器,一百臺三撐重弩,就算是我親自衝關,也要損失慘重,怎麼可能?!”
探子雙腿發抖:“將軍您看彭山。”
大久保轉頭望向側旁的彭山,只見火光大作,延綿十幾裡,正往這裡燒來。
竟是火攻!
用燒山來驅趕伏兵,此人的計策,真是妙啊。
大明的兵法中,就常常用火攻的辦法。
但火攻需要懂得判定風向。
大久保敢肯定,敵軍中必定有會觀天象的人。
“鳴鼓!”
鼓聲大作,士卒們紛紛從軍營裡爬出來,列好陣型。
大久保帶了八千兵力來圍剿王守仁。
八千兵力,又以步兵為主,人人手中皆有倭刀,他們凝視著遠處的山巒,鋒銳的刀刃銀閃閃發光。
…………
京城,都察院。
嚴成錦翻看雲南巡按御史的疏奏。
這是要變天?
“將這封疏奏交到吏部,就說交由吏部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