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真雙目瞪圓,不敢相信,世上還有如此謹慎之人。
這是洪武年間的聖旨,距今近百年了,除了尚家王室,誰還會知道這樣詳細。
“再拿筆墨來!”
衙役又給尚真端上來筆墨,尚真筆走龍蛇,字跡透露出一股霸勢:使者自海中歸,言琉球三王互爭,廢棄農業,傷殘人命。朕聞之不堪憫憐。
“你再看看,我是不是中山王尚真,此乃,洪武年間,大明高皇帝追敕的聖旨。”
大明使節去琉球,恰逢琉球與海上的小國廝殺,看到滿目瘡痍的景象,朱元璋出於憐憫,下的這道聖旨。
嚴成錦翻開從宮中帶出來的典籍,果然,尚真寫的與記載,絲毫不差。
“本官怎知道,你不是史官?”
畢竟,史官修撰史料,對這些年代久遠的記錄,一清二楚。
在後世,有掛著勳章和證件行騙的人,鑑於大明資訊落後,行騙更容易,不得不防。
尚真氣的胸口劇烈欺負,這世間、這世間怎麼會有你這般謹慎的人!
“再…再拿筆來!”
紫禁城,司禮監值房。
廠衛形色匆匆,來稟報蕭敬:“廠公,嚴成錦抓了琉球的國王。”
噗!
蕭敬一口濃茶噴了出來,驚得雙腿抬起,“琉球國王?琉球國王為何會出現在大明?”
藩國的國王入京,必定會先通報朝廷,
司禮監與內閣都有替皇帝票擬的權利。
可卻未見有琉球的疏奏來。
廠衛如實稟報:“是乘著高鳳的大船來大明,是微訪而來。”
他將那人寫出洪武年間的疏奏,從頭至尾說了出來,還呈上了尚真寫的聖旨。
蕭敬雙眸陷入沉思中,是琉球的國王無疑了,嚴成錦竟還不相信。
“嚴成錦關了他多少日?”
“五日。”
蕭敬大感事情不妙,連浮塵也忘記拿了,很快,來到奉天殿。
此時,弘治皇帝正與內閣商議朝天宮修繕一事。
“陛下,嚴成錦抓了琉球國王尚真,正在良鄉衙堂審問呢。”
弘治皇帝微微錯愕,李東陽三人也愣住了,琉球國王怎會無緣無故出現在大明的疆域上?
還被嚴成錦抓了,這究竟是巧合還是……
“查清楚了嗎?有人冒名頂替,也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