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實行海禁,所以,對海外的形勢一無所知。
自文皇帝的萬國來朝以後,島國和琉球就再也沒有向大明朝貢。
弘治皇帝嘆息一聲:“原來如此,朕倒是不知,已混亂至此。”
左宗彝繼續道:“臣還有三件事,需向陛下稟報!”
大殿中,諸公的目光聚焦在左宗彝身上。
見他一本正經,似乎有重要的事宣佈,弘治皇帝正坐起來,豎起耳朵道:“左卿家說吧。”
“懇請陛下,將調來的僧兵,編入松江府的金山衛所。”
左宗彝見識過僧兵的武力。
以驍勇善戰形容也不為過,就此放歸山林,乃是朝廷的損失。
嚴成錦想了想,道:“臣以為不可,僧兵若入了金山衛所,破了戒律,遲早會淪為普通計程車卒。
放歸山林中,終年不斷地修行,才能更進一步。
朝廷需借用僧兵時,再調就是。”
王守仁道:“臣附議。”
弘治皇帝仔細想了想,若失去戒律管束,遲早會淪為士卒。
京營不正是如此,才頹廢為一群農夫的嗎?
李東陽思索許久,才道:“臣覺得在理。”
劉健點點頭,回到寺廟中,武僧自會戒守清規。
“就依李卿家所言,將僧兵放歸寺廟,朝廷捐贈一筆香火錢。”弘治皇帝道。
左宗彝繼續道:“臣要稟報的第二件事,太子殿下讓劉瑾發了二十萬冊漫畫,贈予島國百姓。”
弘治皇帝青筋暴露,腦袋嗡嗡直疼,印了二十萬冊,朱厚照哪裡來的銀子,難不成是宮中印的?
他微微轉頭看向蕭敬。
蕭敬連忙上前一步:“司禮監和國子監都未印刷。”
弘治皇帝蹙眉道:“太子是在哪裡印的,又是怎麼運到松江府?”
周彧驚得額頭冷汗流下來,連忙抬起袖口擦了擦。
大殿中響起嗡嗡地議論聲。
太子印了二十萬冊的書,還不驚動錦衣衛,必定是有人相助。
此人最有可能是嚴成錦。
只要他與太子廝混,且做事喜歡藏著掖著。
弘治皇帝也想到了:“嚴卿家,太子哪裡來的銀子印書?”
嚴成錦道:“殿下去尋了坊間的書商王不歲。”
說到這裡,弘治皇帝頓時就明白了。
以太子的性子,定然是對書商威逼利誘,老臉有些掛不住,“此事留給錦衣衛查吧。”
諸公豈會不明白,陛下想大事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