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朝堂,只議朝事,大君有事請教,還請下朝後再討教為好。”
嚴成錦淡定地聲音迴盪在大殿中。
雖未見面,卻已猜到了晉城大君的目的。
韓斯門未能將《宋氏天工》帶走,定是讓晉城大君來尋,他一掏袖口,此書就能落入朝鮮。
程敏政在良鄉買了一座兩進兩出的宅子。
算不上豪府大院,卻靠近青山藏書館。
站在院子裡抬頭,便可以看見青山藏書館的大匾,他面露喜色,極為滿足。
李懌每日必去青山藏書館,背誦宋氏天工。
書不能帶走,卻能借閱。
只要背得夠快,就能在返回朝鮮之前,就能將宋氏天工全部背下來,帶回朝鮮。
…………
良鄉的新織機做出來了。
嚴成錦制定了兩種方案,一種是集體生產,流民們到工坊上工,按工時給流民算銀子。
一種是出售織機和生絲給流民和百姓,自個買回家中,織好的絲綢錦緞,再賣給工坊。
這是流民為數不多的機會。
草棚中的流民,經過這一年多的積攢,有了一些積蓄。
梁中靠賣燒餅和兒媳去鴨絨廠上工,全家攢有五十多兩銀子。
足夠買一臺織機和數十匹生絲。
可聽聞江南的絲綢價格大跌,都保持觀望的態度。
梁中忍痛買了一臺織機和十匹生絲,每天打聽江南絲價的漲跌。
他敢買下一臺織機,是相信良鄉商會定會如約收絲綢。
織得多,賺的銀子就多。
比在工坊做長工要賺錢。
可等了幾日,卻聽聞江南的絲綢跌得更厲害了。
這下王不歲也急了,織機和生絲幾乎是用他的銀子買的。
若全賠了,那還玩個啥子?
老王書坊京營得來的銀子,就全賠光了。
“老高,江南的絲價真會漲嗎?”朱厚照一臉認真地問。
嚴成錦淡定道:“當然會漲,臣買了幾萬匹生絲呢。”
“何時漲?漲多少?”
“等劉瑾把大船帶回來,絲綢價格就漲了。”嚴成錦疑惑:“殿下問這個做什麼?”
“本宮要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