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下旬,內閣值房。
李東陽、謝遷、劉健三人的書案上,堆疊著齊人高的書稿。
劉健捧著手中厚厚的一本新書,老懷欣慰:“歷經五年,在諸公的齊心修撰下,大明會典終於修成了。”
大明會典集百書之長,經過翰苑和內閣多次校對修補,才最終完稿。
“去見陛下吧,自從韃靼人大軍壓境以來,總算有了一件喜事。”謝遷笑道。
早朝,
嚴成錦瞧見內閣三人滿臉紅光。
“陛下,大明會典修撰成了!”劉健聲音壓抑著激動。
他雙手捧著一冊書,李東陽手上也捧著一冊書,謝遷手上同樣捧著一冊書。
嚴成錦知道大明會典,此書,堪稱大明第一史料。
它記錄著大明的典章制度。
史上,弘治皇帝為了賞賜修撰此書的內閣三人,賜了每人一件蟒袍。
蟒袍乃是賜服中,最高檔次的衣服,可見功勞之大。
弘治皇帝翻閱著大明會典,微微動容:“辛苦諸位卿家了。”
百官沉浸在喜悅中。
可正在這時,突兀但是卻令人覺得十分動聽的聲音,微微響起。
“此書,或許還可以繼續修撰。”
吳寬笑容僵住了,嚴成錦代表著都察院,可是、這小子說什麼胡話呢!
內閣三老,已是大明學問最高之人……
李東陽微微側頭,露出些許期待:“還要如何修?”
“大明會典,不限法制,應當還需有天文、曆法、文教、習俗等,交給都察院精修,可增補成書。”嚴成錦道。
到了正德,嘉靖,萬曆朝時,都重修過此書。
可以證明,它還有許多漏洞。
吳寬嚇壞了:“陛下,都察院不修,別聽嚴成錦胡說。”
都察院誰敢說,文才堪比內閣三人?
嚴成錦倒是能理解吳寬,大明會典在吳寬看來,已經完美至極了,沒有精修的可能。
“那就交給都察院吧。”弘治皇帝心中暗想,朕倒是要看看,你能修出什麼來。
嚴成錦命幾個御史,將大明會典領回來。
弘治皇帝看向兵部,問道:“大同可傳回訊息了?”
“還沒訊息,臣估摸著,應當快了!”秦竑估計,宋景已到了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