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王封地在湖廣安陸州,雨期多水患,興王想請乞,將封地換至江南一帶,還請嚴大人助興王上疏,事後興王定答謝嚴大人。”興王妃道。
區區一個朝廷御史,還不如六部的堂官。
看嚴成錦的年紀,不步入朝堂定不足五年之數,蔣氏自覺這樣說,已是放低了身段。
她帶了不少奇珍入京,等著遊說京城大臣。
但聽英國公說,嚴府外有錦衣衛監視,不便贈禮。
嚴成錦沉思片刻。
藩王的財力與封地,有極大的關係,江南之地肥沃。
興王封到了江南,說不定會暗中與寧王較量,爭奪江南士紳的支援,藉機建勢,對朝廷有極大的好處。
但,也有一種可能。
興王被寧王收買,一起對付朝廷。
前朝時,在萬貴妃和宸妃的擁護下,成化皇帝想要廢了弘治的太子之位,立興王為太子。
幸虧有泰山的地崩,弘治才沒有被廢。
興王是否懷恨在心,還有待觀察。
嚴成錦道:“本官只會寫彈章,除此之外的疏奏,一概不會,興王要是想寫出好彈章,本官倒是可以提出見解。”
春秋筆法,嚴成錦略知一二,但比起劉健等人還差得遠。
他雖是都察院御史,也要會寫其他疏奏,說只會彈章,是讓興王妃留意一下,本官的彈劾疏奏寫得好,莫找本官麻煩。
興王妃笑吟吟道:“嚴大人自謙,那我就不打擾了,日後若巡查湖廣,可來興王府敘舊。”
蔣氏深信憑藉大壽會得太后的寵愛,至於這個小御史,實在沒太放在眼裡。
興王妃出門,看見站在門側旁的錦衣衛葉準,露出慍怒:“這是何意?”
嚴成錦道:“王妃來私會下官,下官怕說不清楚,特請錦衣衛來作證。”
蔣氏看著嚴成錦許久,身軀微微發顫,怨憤交加說不出話來,怎會有這般人。
等到王妃走後,嚴成錦對著葉準道:“還請許千戶進宮向陛下稟報,王妃想要收買本官。”
錦衣衛葉準勸道:“嚴大人不向陛下稟報啊,我相信嚴大人是清白的就是。
若向陛下稟報了,嚴大人不怕得罪興王?”
王妃好不容易得陛下准許入京,拜會官員雖然不好,但也算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事。
憑他吃了這多天嚴府的大米飯,此事可以不報。
要是向陛下稟報了,嚴成錦可就把興王得罪了。
嚴成錦搖搖頭,道:“無妨,還請葉千戶親自稟報陛下。”
若不稟報,日後反倒會淪為把柄,被百官尋來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