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府,
李東陽在湖心亭中小酌,邊上坐著一個尊貴的人,爐火在熊熊燃燒,跳出火星沫子。
“陛下在煩心西北的絲路之事,想必,這幾日不會召見你。”
楊一清沉眉:“何人如此大膽,敢諫言開海?”
李東陽臉上微微一抽,吁嘆:“你猜錯了,此人膽子極小,遇事便推諉。”
“天底下……還有這樣的人?”楊一清滿臉不信。
李東陽點頭道:“有啊,就是老夫的學生,你若上朝,便能碰見他。”
去年年末,弘治皇帝下旨,讓南京太常寺寺卿楊一清,去督管陝西馬政。
強者法則在太僕寺推行後,許多不孕的母馬,都懷孕了。
牧馬草場,增長至一十五萬三千七百七十餘頃。
年關近了,他從陝西趕回來,向弘治皇帝報喜。
“如今戰馬充足,連茶馬易市都不要了,還開海禁做什麼?此人是誰?
今夜,愚弟便修一封彈劾疏奏,送進宮裡。”楊一清不忿道。
李東陽搖搖頭,道:“此子彈劾疏奏寫得極為厲害,楊兄還是不要彈了,免得傷身。”
楊一清臉色凝滯一下,此子是李兄的學生,包庇之下,才不好開口。
想清楚之後,他便不再問了。
喝了兩杯酒,回到府上。
楊一清在京城有些好友,不難打聽,最近諫言開絲綢之路的人。
只是,這小子只是區區都察院的小御史。
竟敢諫言開海?
楊一清輕哼一聲,離開京城太久,連李東陽也忘了,他寫彈劾疏奏有多厲害了吧?
不過,他寫彈劾疏奏一向謹慎。
落筆之前,必定先收集資料,再翻開大明律,對號入座。
當他從各種渠道,查到嚴成錦的資料時,有些吃驚。
這個叫嚴成錦的小子,官齡不過兩年,就從翰苑升到了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僅僅比他低了一品。
最重要的是,此人彈劾了許多大臣,無一敗績。
遂起了好勝之心,決定替天行道,彈劾此人。
他醞釀了許久,終於在紙上寫下了第一個字。
…………
東暖閣外,
大臣們一大早就來搶座,爭取跪在前面,這樣陛下才能看見他們的臉。
中書官寫進書裡,也能落個好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