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接到聖旨,張賢激動得一夜未睡,怕田地有所隱匿,帶著衙役去丈量了張家兄弟和周彧的田地。
可是量完之後張賢就犯愁了,總共有兩千二百畝,三萬流民該怎麼分。
見了嚴成錦,連忙問:“大人,田地是要回來了,可是幾萬流民要怎麼分?”
“有多少畝?”
“兩千二百畝。”
嚴成錦沉思了片刻,田地分攤不均勻流民定然鬧事,兩千二百畝對於幾萬流民而言,太少了一些。
更遑論還有良鄉無田的土著。
“就算田分下去,農具的價錢對於流民,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張賢點點頭:“農具解決之後,還有耕牛。”
大寒之後,耕牛數量急劇銳減,繁育的耕牛還在肚子裡,約莫到十月才能生出來。
耕牛是個大問題。
“良鄉還有哪些投獻的土地,在魚鱗圖冊上畫出來,交給本官,本官湊個整。”嚴成錦道。
張賢將所有投獻的土地全給嚴成錦畫出來。
嚴大人是御史,如果是他的話,一定能傳達給陛下。
嚴成錦回到府上,託王越和牟斌調查了兩日,核實之後,才寫了一封彈劾疏奏,送到宮裡。
奉天殿,
玉鎮紙上有一本疏奏,弘治皇帝打一看,又是彈劾投獻的,痛心疾首:“連駙馬都尉蔡震,也在其中。”
李東陽皺眉:“陛下說的,可是良鄉投獻一事?”
禮部尚書傅翰低下頭,心中有些緊張。
他在良鄉的田地,正是投獻所得,聽聞寧壽侯和長寧伯被迫廷杖,就猜到要出事。
“嚴成錦彈劾駙馬都督,禮部尚書,工部給事中,戶部主簿,名字朕就不念了,給你們留點臉。”弘治皇帝往御案上一丟。
那個慎重的御史?
“臣在良鄉有一些田地,願獻給良鄉!”
眾人齊聲高呼。
傅翰和幾個官員連忙跪下,這時候還求饒還有點餘地,讓廠衛調查,這身錦雞緋袍還保得住?
省得大動干戈調查,弘治皇帝渾不在意:“諸位愛卿如此大度,那朕,就準了吧。”
……
良鄉,
張賢接到了有生以來第二道聖旨,感激涕零,朝京城的方向磕了六個響頭。
有三個是給陛下的,有三個是給嚴成錦的。
“陛下將投獻的田地還給了良鄉,共還回來五千六百畝良田,這樣就好分了。”
張像命人張榜,將朝廷的旨意佈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