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新商制,得先讓弘治皇帝信服,而讓他信服的唯一辦法,就是親眼所見。
今日定然會在他心中留下極深的印象。
李東陽問道:“良鄉新稅收納銀子,為何還有如此多商賈來良鄉做買賣?”
“這個還是由張大人來說吧。”嚴成錦有意讓張賢露露臉。
張賢躬身:“良鄉雖然推行新法,所納的銀子卻不多,相比所納的銀子,商賈們在這裡開店做買賣,賺得更多,所以才願意來,連江南的商賈也會來良鄉採辦。”
良鄉新稅收銀子比例低。
這樣一來,商人不會排斥,雖說收得低,卻能實打實收上來銀子。
在朝為官,家裡做買賣的大有人在。
動了士紳的利益,就是動了朝中大臣的利益。
變制,但不加價。
嚴成錦在良鄉推行新法前,經過深思熟慮,才命張賢改稅制。
弘治皇帝方才便注意到了張賢:“你是這裡的父母官?”
張賢受寵若驚,朗聲:“臣張賢,正是良鄉縣的父母官,陛下在此,臣想彈劾兩人,一是寧壽侯張鶴齡,二是長寧伯周彧,得良鄉投獻之地,多達近萬畝之數,還請陛下做主,將這些良田歸還良鄉!”
嚴成錦嚇了一跳。
張賢比想象中的還莽!
張鶴齡和周彧的田地,是誰批的?還不是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皺著眉頭,厲喝:“你好大的膽子!”
李東陽噗通一聲跪了下來。
嚴成錦也跪了下來。
張賢這種行為,與百姓進京上訪告御狀無異。
張賢與他不同,他是都察院御史,直接對弘治皇帝負責,張賢只是小小的知縣,受順天府管轄,正規操作應該是向順天府稟告,順天府再將疏奏送去內閣票擬,最後由弘治皇帝或者司禮監批紅。
張賢倒好,直接越級面諫,連筆墨費都省了。
“《大明律》,若衝入儀仗內所述事不實者,絞!”蕭敬冷聲道。
一般的京訟,最多是杖刑或者徒刑,要是犯了上面這條,直接絞死。
連在午門或長安街喊冤也不行,若確有冤情,你也得服刑,枷號一個月,若是沒有冤情,一百大板,發放邊疆充軍。
大臣不喜百姓攔轎告狀,縱然百姓有理有據,也要被打得半身不遂,不是將性命豁出去的人,不會輕易選擇上訪。
張賢跪在地上,並無多少慌張,顯然知道後果。
正在這時,嚴成錦正色:“臣懇請陛下去一處地方。”
“你又要帶朕去哪裡?”
“陛下不是奇怪,良鄉沒有流民嗎?臣帶陛下去看看。”
弘治皇帝雖疑惑,卻願意跟著他去。
嚴成錦帶著弘治皇帝,來到工坊的西南角,這裡離良鄉街道二里遠,十分僻靜。
密集的草棚,出現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