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闈考了三日,
宋景和謝丕從考場出來,接近虛脫,臉色有些憔悴。
謝丕回到府上休養幾日,宋景也回了曾府。
嚴成錦並未急著詢問結果如何。
這屆考生太難了,有康海和程子堂,讀書人多猜小朱秀才會奪得解元。
因小朱秀才在藏書館鬥詩,名氣太高。
又押對了題。
楊慎沒參加科舉,否則被押北直隸解元的人,就是他。
相比之下,宋景和謝丕的知名度就低多了。
兩人成日呆在良鄉工坊,極少去藏書館鬥詩,讀書人幾乎沒聽過他們的名號。
嚴成錦發現,良鄉街頭巷尾都在議論。
“宋總工也參加鄉試了,不知會不會奪得解元。”
“還有小謝師傅,小謝師傅的字寫得好,學問深,我覺得他們二人中,必定有一人,能得順天府解元!”
良鄉的幾個工程師樂此不疲。
談及宋景和謝丕,就像是他們參加科舉似的。
還有幾日,貢院才張榜。
秋闈過了之後,藏書館的書生少了一些。
……
紫禁城,內閣值房。
劉健看向謝遷,樂道:“以謝丕的才學,這次必定能登榜,於喬兄,恭喜啊!”
“劉公過獎。”謝遷不敢放聲大笑,看向一旁的李東陽,故意道:“犬子不學無術,還未張榜,不敢誇這樣的海口。”
李東陽嘆息一聲:“於喬何必謙虛,我兒兆先出了海,我如今只掛念他的安危,至於其他,就不多想了。”
“李兄不用掛念,兆先定會沒事的。”
謝遷覺得李東陽真慘,病死了一個,如今剩下的一個又出海了。
出海遇上風暴,十死無生。
“聽說,嚴成錦在給宋景和謝丕押題,不知他們二人誰會在三甲之列。”
若說兩個人在三甲之列,這種可能太小。
李東陽覺得能登榜已是不錯了。
“嚴成錦那小子押題,誰知道準不準,只有揭榜才知曉。”謝遷道。
幾日過去,
剛到卯時,京城的讀書人便早早起來,準備去貢院看榜。
嚴成錦在院中跑步,片刻後又沐浴更衣,準備上朝。
他也想去貢院看榜。
不知宋景和謝丕能考到什麼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