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時,明軍與韃靼人的戰鬥分出勝負,放眼望去,站著的明軍更多。
兩個韃靼將領被斬於馬下,韃靼人丟盔棄甲逃跑。
嚴恪松身上的戎裝,幹了又溼,溼了又幹,負了一些小傷。
“追吧!”
朱暉急忙道。
此時,韃靼人軍心渙散,正是乘勝追擊的好時候。
“軍馬疲憊,先休頓一日再說,波羅堡的北方就是草原,韃靼人會跑進草原深處,追過去也無濟於事。”
林松等各支路日奔幾百裡,趕來支援,本就沒有休息。
又廝殺了一夜,早已人困馬乏。
這時候去追達延汗,有失穩重。
達延汗手上,應還有一萬兵力左右,精力充沛,隨時可以投入戰鬥。
“此乃千載難逢的戰機!斬了達延汗,韃靼將永無威脅,你不追,韃靼日後還會犯套。”朱暉暗恨,要是他掌將印,早就派人去追了。
嚴恪松也覺得可惜,但他不敢。
此時出擊,絕非最佳的機會。
三軍戰了一夜,人困馬乏,想將韃靼人殲滅,還需休整一日。
“大人,恭喜啊,烏特,死了。”苗逵喜不自勝。
烏特是達延汗的二兒子。
這次沾了嚴恪松的光,立了大功,此番回去,陛下定然重重有賞。
只是火篩,這算誰呢?
“火篩送回朝廷,交由朝廷驗傷吧……”
苗逵也不知道該如何做到公平公正。
“傳本官命令,牲畜和軍備,全軍皆可記功。”嚴恪松大笑。
記錄在冊的戰利品有駱駝三十匹,馬四百二十六匹,羊一千零八十隻,各種器械兩千五百件,加上三千多首級……
“咱這就給朝廷報喜!”苗逵見清點完畢,搶在嚴恪松前頭,給朝廷報喜。
嚴恪松也派人會京城報喜。
……
早朝,奉天殿,
嚴成錦例行公事地站在大殿裡,大臣們都沒有鬥志,廷議沒吵起來。
六月,是很消耗人精力的。
天氣熱了,大臣們夜裡睡不好,話也少。
張家兄弟站在角落裡,相互依靠著睡了,反正廷議,也沒他們的事。
“陛下,隕陽府知縣胡恭上疏,荊襄之地,有成為大藤峽的趨勢。”
李東陽把今早票擬的疏奏報上,陛下應該還來不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