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去延綏不可聲張,你若死在外頭,說明必有奸細,本官會接手的。”
“若是大人去,大人會從哪裡下手?”方學虛心請教。
“本官問你,你可知道,延綏的紅鹽池所在的方位?”
方學搖搖頭,去查人要知道方位做什麼,又不是打仗。
只聽嚴成錦道:“成化年間,王越曾在此與孛羅忽的部隊大戰,說明紅鹽池是延綏的兵家重地,必定有大明守將,卻被韃靼人攻佔了,你要從此人身上查起。”
方學覺得奇怪,成化年間的兵事,朝廷並不對外宣傳,那時候嚴成錦還只是個娃娃,他怎麼知道……
“嚴大人果然事無鉅細,皆考慮周全。”
方學又繼續請教,萬一到了此人身上沒有問題,又該如何下手。
“不要相信任何人,先將所有人都列為奸細,先詢問有無探子巡邊,若有探子深入草原,必定有古怪。”
以探子的身份出城給韃靼人通風報信,誰也不會懷疑。
嚴成錦讓方學去卷宗庫,將延綏的將領資料,全都熟記於心。
一日之後,再去延綏不遲。
……
秦府,
秦紘捧著書,在看,一旁擺著七八本,分別是傳世先生和青山君的,都快讓他翻爛了。
從兩廣辭去總督的職務回京城後,他就迷上了,一口氣看完了七八本,酣暢淋漓。
“好書,好書啊。”
秦紘看著傳世先生寫的戰爭和太平,深有感觸。
他一生征戰南北,見過太多生離死別,與寫書的作者,竟有一種深深的共鳴。
戰爭讓百信奔潰逃亡,流離失所,變成了流民,這本書將寫得如此真實,他看完也不禁惆悵感嘆。
“老爺,蕭公公來了。”
蕭敬大步走進來亭榭,對秦紘行了一禮,道:“秦大人,還請兵部派人護送一位御史去延綏,陛下說,要保密。”
秦紘聽不明白,問:“御史這時候去延綏做什麼?”
“查韃靼侵入紅鹽池一事,陛下覺得,有內賊。”蕭敬一字一句,小聲吐露。
這位御史是誰。
嚴成錦?
秦紘心想,陛下專門遣兵部護送,恐怕也只有嚴成錦了吧,看這小子能查出什麼來。
然而,當他看到前往延綏的御史時,才發現自己錯了。
“大人,下官出發前,可否跟您討要一些兵部宗卷?”
方學彬彬有禮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