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必定會任命這次舉兵抗虜的將領,為三邊總制。
眼下朝中合適的人,只有三個,王越、張懋和朱暉。
“不如讓臣親自御兵,擊潰韃靼?”秦紘站出來一步。
他與韃靼多部交鋒過,卻未與達延汗交鋒過。
大臣們低頭不語。
李東陽道:“兵部尚書統御諸多,除九邊之外,還有沿海和西南需兵部部堂主持大局,豈能輕易離開。”
“嗯,此仗乃是持久仗,你不合適,臣倒覺得,保國公朱暉可以掛帥。”劉健道。
朱暉年少時隨父親四處征戰,文武雙全,是大明極少見的悍將。
兩年前,弘治皇帝命他和英國公,一個守南,一個守北。
嚴成錦暗道,這次派出的人,恐怕就是朱暉了。
朱暉未必會輸,估計連韃靼營地也不一定能找到。
他的戰績雖然多,但此前,並沒有和達延汗正面交鋒過。
老爹那個菜雞,跟達延汗打了三仗。
多少也摸清達延汗的行軍套路了吧?
“陛下,臣覺得,不如讓安定伯掛帥,王越前往督軍,嚴王二人組合,曾擊潰過達延汗。”嚴成錦的聲音響起。
秦紘氣急敗壞:“方才不是說了,兵部的任命,我等自己商討,你……你怎麼又諫言?”
“你又想讓你爹回河套,你無情!”兵部給事中指著嚴成錦大罵,安定伯非讓他這狗兒子折騰死不可。
弘治皇帝和李東陽等人面色怪異。
嚴恪松生了這麼一個兒子,早晚被他折騰死。
“下官身為右僉都御史,以糾察朝野為己任,朱暉不是最佳將選,請陛下做出正確抉擇。”嚴成錦正色道。
達延汗和火篩出現在三邊,說明韃靼兵力全部集中在此。
宣府面對的,是滿都賚統領的鄂爾多斯部。
這人是韃靼的叛徒,為了保留兵力和達延汗相抗衡,不會輕易攻打大明。
弘治皇帝並不想挪動安定伯。
三邊已經失守,萬一朵顏部和鄂爾多斯部攻擊宣府。
北方的第一道防線,就破了。
“讓安定伯守著宣府吧,命保國公朱暉佩大將軍印,充總兵官,右都御史史琳提督軍務,太監苗逵監軍,前往禦敵,諸公以為如何?”
“臣覺得,可!”劉健果斷道。
“臣附議!”
嚴成錦有點懵了,弘治皇帝和九卿一致同意,只有他一人舉反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