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真正的流民,大抵就是如此!
大臣不忍直視。
反觀第二幅圖,就舒服多了。
街上一片繁榮,大紅燈籠高掛,家家戶戶放爆竹,人人臉上洋溢濃厚的笑意。
“在良鄉開船廠的事,朕準了,這幅畫給朕掛在御書房裡。”弘治皇帝指著人人奔小康那幅,道:“嚴卿家,君前無戲言!”
“……”嚴成錦。
下了早朝,大臣們退去,嚴成錦還留在殿中。
“臣還有一事要奏。”嚴成錦沒走,繼續道:“懇請陛下恩准,日後良鄉船廠製造的商船,過榷關時,只徵兩次稅。”
弘治皇帝納悶:“這有何區別?”
蕭敬站出來一步:“陛下,這區別可大了,少了徵了很多銀子呢,這樣一來,天下商人都買良鄉的船,嚴大人真是精明啊!”
嚴成錦在琢磨,是不是把蕭敬送到百慕大三角?
“臣不敢欺瞞陛下,少收了許多稅,但卻不見得漕運會少收稅銀,且良鄉船廠帶來的稅收,遠比漕運省下來的多。”
弘治皇帝眯著眼睛:“朕如何信你?”
“臣給陛下發個誓如何?”
蕭敬冷聲道:“嚴大人該不會是想整治漕運吧?”
弘治皇帝聞言,目光看向嚴成錦,臉色陰沉不定。
蕭敬能在他身邊待著,不僅是因為忠心,還因為才能,乃是內書院出名的大才。
故而有時,弘治皇帝也會問他的意見。
只是內官不能干涉朝政,不方便在大臣面前表露罷了。
嚴成錦手上有他的資料,蕭敬不僅通琴棋書畫,武藝還奇高,一手神射不在王守仁之下。
“陛下多慮了,臣真不打算推行天下。”
弘治皇帝這才頷首點頭。
“但朕也有個條件,良鄉船廠的商稅,提到十五而稅一!”
硬生生將稅收提高了一半!
“臣謝陛下恩典!”
“寫張欠條吧。”
“……”嚴成錦。
弘治皇帝果然不是傻子,都不問他幾成了,直接寫欠條。
“陛下,若是臣還不上?”
弘治皇帝饒有興致:“那便是欺君,你說呢?”
……
出了宮,
嚴成錦來到曾府,宋景一直在府上苦讀,許久不見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