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戴姍走後,方學小聲對嚴成錦道:“老高兄,現在可以教在下彈劾之道了吧?”
“彈劾不過兩字而已。”
“哪兩個?”
嚴成錦湊到方學耳邊,說了兩個字,方學面色凝固。
……
下了早朝,
弘治皇帝看到良鄉知縣張賢的疏奏,內閣票擬,等他批紅。
“良鄉請奏要開鑿水路?”
定然又是嚴成錦的主意,此子不敢直接諫言,便讓張賢諫言。
弘治皇帝吩咐一旁的牟斌:“讓嚴成錦自己來。”
嚴成錦拿著一副草圖,來到暖閣覲見弘治皇帝:“陛下,臣懇請挖通良鄉至盧溝河的河道。”
“良鄉要開河運?”李東陽詫異。
良鄉擁有許多的小商品,漕運是大明主要的運輸通道,良鄉可以透過盧溝河加入到漕運當中。
弘治皇帝若無其事道:“良鄉開漕運,可是為了疏通江南一帶的商路?”
嚴成錦準備祭出精心準備的第一個理由。
“是為了疏通南北的商路,也是為了養活良鄉的流民,入冬之後,來良鄉的商人少了,倉庫和塌房裡囤積著舊貨,工坊無法開工,流民就要捱餓。
若讓流民去挖良鄉到盧溝河的水道,就有了生計。”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此事你決定便好,不必稟報朕。”
“陛下,臣是來要靡費的……”
弘治皇帝老臉微微一動,前朝當年開漕運河道,動用了數以萬計的流民,只是光給口糧就動用了無數靡費。
“為何不運到通州,再走漕運?”
嚴成錦早就料到,一提靡費,陛下必然不會爽快,“通州距離良鄉足有,六十多里,且通州河港常有運糧的官船,臣怕會妨礙市舶司,陛下是不是不想出靡費?”
你這小兔崽子!
有你這麼問的嗎?
弘治皇帝臉色變得不自然起來,李東陽和謝遷故意低下頭,不去看陛下的臉色,省得陛下尷尬。
嚴成錦站在中。
今來要銀子,每一句都仔細推敲過,只有說出這句話,陛下才有可能給靡費。
韓文打起精神來,道:“開水路要耗費許多銀子,且如今冰凍三尺,何不等明年開後再鑿開?”
嚴成錦料到問銀子定要過韓文這關。
“明天開,商人們便開始通商,那時候再開水路,要損失的許多銀子,如今土還凍得不深,流民人多,定能將水路開鑿出來。”
“要多少靡費?”弘治皇帝問。
“五萬兩銀子。”
大臣們倒吸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