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走出幾步,看見賣棉籤的,便買了幾盒,何能不會過日子,老爺和少爺一直由他照料。
從街頭走到街尾,家丁手上滿是採辦的貨物。
房管事來到小院,推門便見了嚴成錦:“少爺,小的回來,嘿嘿,少爺又長得俊了一些。”
“邊陲可安定?”
房管事樂道:“不安生,韃靼人來犯了,老爺受了點輕傷,但打了大勝仗,親兵入宮送疏奏去了。”
“我爹可有書信?”
房管事連忙掏出一封書信來。
嚴成錦看了眼。
信中雖無提及多少大戰戰況,卻透露了兩個重要的訊息,敵軍主帥是達延汗,還想收買老爹。
看罷,他便把信紙燒了,不用他請功,陛下也會為老爹封賞。
只是不知老爹是否在信中提及收買一事,此事還是提一提好,邊軍守將大權在握,皇帝不喜歡守將有所欺瞞。
奉天殿,
弘治皇帝看到了寧夏邊軍傳回的疏奏,有些吃驚,達延汗率部奔襲寧夏,浴血奮戰一夜,斬殺兩千餘人?
韃靼人一向覬覦河套地區。
明初時,河套還是大明的,英宗被瓦剌俘虜後丟失,成化朝後慢慢奪了回來,這是大明和韃靼的必爭之地。
“萬人敵是?”
大殿中,大臣們左右看看,一臉茫然,誰敢叫這名字?
工部曾鑑站出來一步:“是新制的火器,可用於守城,也可用於破陣!”
“為何朕不知道?”弘治皇帝納悶。
曾鑑老臉上洋溢著笑容:“說起來還是第一次用於守城,臣也不知此火器的威力,當初督造紅夷大將軍時一起督造的。”
能炸死多少人沒試過,不能用人和馬匹去親自嘗試。
點空炮又看不出威力。
劉健詫異:“九邊都配置了?”
曾鑑點點頭:“都有一些。”
京營的神機營分為九股,派駐九邊,隨同紅夷大將軍一同帶去。
弘治皇帝道:“達延汗想收買嚴恪松,命九邊各地監軍緊盯著火器,勿要讓他有機可趁。”
今日早朝在奉天殿。
早朝鼓聲響起,文武大臣便站在左右掖門外,等到鐘鳴時,排隊從左右掖門進去,穿過金水橋,進入奉天門。
“眾愛卿可有事要奏?”弘治皇帝面色急促。
大臣沉默不語。
“那便退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