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嘆息一聲:“不知陛下昨夜何時回宮。”
劉健頷首點頭,再不上朝,就七日了。
李東陽轉頭,嚴成錦那個傢伙像木樁一樣站著,張家兄弟和長寧伯各自找了個清涼的角落睡覺。
眾人交頭接耳之際。
蕭敬傳喚一聲,陛下駕到。
百官行禮,只見弘治皇帝大步走上御階,精神奕奕地坐在御座上:“這些日子,朕做了一些荒唐的事,多得諸位愛卿,朝中才沒有釀成大錯。”
李東陽率先道:“陛下言重了,京營之弊,臣等也有失察之責,如今已查處貪墨軍餉的千戶、百戶、總旗、小旗等一百餘人,除此之外,還有御馬監的太監張鵬。”
錦衣衛順著京營,還查到了御馬監。
御馬監有武驤,騰驤,左衛,右衛,也是天子近軍。
弘治皇帝沉吟片刻,眼前宛如浮現那些食不果腹的流民,聲音變得不容置疑:“張鵬問斬!”
百官之中,有些人不禁背脊發涼,有些暗自拍手叫好。
這次查處京營,想必會給朝廷極大的震懾。
張懋連忙跪下:“臣督掌三軍,卻未查出京營之弊,有不赦之罪!”
“你督掌軍營一月有餘,竟未察覺有人貪墨軍響,確實該傷飭,罰你停俸三年!”
張懋剛執掌京營不久,他是粗心大意的人,查不出來實屬正常。
京營士卒都在田裡種田,不在京營校場,終年不操練,想要查出缺額多少,比登天還難。
嚴成錦熟知京營之弊,加上王越和王守仁,才能如此快查出來。
弘治皇帝開口道:“嚴卿家,朕記得你說校閱大典,讓京軍和邊軍比鬥,王守仁來操練京軍?朕准奏,不過,這個規則要變一下,朕押邊軍贏,你要買京軍贏,並且再加上一條,你來監察三軍。”
大臣們一片譁然。
京營空響案後,眼睛沒瞎的都知道京軍戰鬥力孱弱,陛下這是霸王條款啊。
李東陽等人陷入了沉思,陛下此舉,或許是對嚴成錦和王守仁抱一絲希望。
軍隊對朝廷至關重要,相比文武大臣,皇帝更相信陪伴在身邊的太監,故而讓太監擔任監軍,如今卻換成了嚴成錦。
足見陛下對嚴成錦的信任,因為…這個傢伙實在太慎重了。
眼下重振京軍,需要一個慎重的人。
只是,陛下讓嚴成錦押京軍贏,就如同田賽場上,強行讓人押一匹下等馬贏一般,實在不厚道……
校閱大典,就是大閱兵,邀各國就使節前來觀禮,展現大明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