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在燕京城傳遍了,君子姝回府後,被君弘關進了佛堂跪了三日,老夫人更是被氣的要將她趕出府,大病了一場。
賞花宴上,長公主府上來的貴夫人們在一處廂房裡發現了君子姝和謝連城。
惹的所有人都來廂房看熱鬧。
君子姝與謝連城睡在一張榻上,衣裳鬆散。
被婢女叫了好幾聲才醒,等做人看清謝連城的臉。
就有不少人說君子姝因為身份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揭開,怕長樂王府退婚,為了保住這門婚事,勾引謝連城。
兩人乾柴烈火,不顧禮義廉恥在賞花宴上行不軌之事被人發現。
雖然二人是未婚夫妻,有婚約在身,但本朝民風還沒有開放到這個程度。
此事傳出,二人成了整個燕京城在茶餘飯後的談資。
雖然最後也有一些人覺得此事有些蹊蹺,但也沒有證據證明君子姝的清白。
昔日容貌傾城的燕京第一美人落下神壇,又被打上了不知廉恥的名頭。
長樂王妃為了儘快將這件事平息,匆匆的定下了二人的婚事。
沒過一段時間二人就成了親。
之後君子姝就極少回到永安伯府,但還是能看出她在長樂王府的日子過得如履薄冰。
而這一世,按照書中所寫,君子姝想辦法避開了這件事。
除了她沒有按書中所寫的回到伯府,其他的確實與書中所寫吻合。
但君子姝避開了這次陷害,但還是發生了一樁事。
雲景之的妹妹雲婉兒被李氏族中子第李元醉酒後衝進廂房裡行不軌之事。
但還好被發現的及時,沒有釀成大禍。
可此事還是嚇壞了雲婉兒,回了宣平侯府後閉門不出。
雲景之知道了這件事後,當街斬殺了李元,被人癱瘓當街殺人。
陛下雖怒,但因事出有因,幾方拉扯之下雲景之被下令出京赴雲州鎮守西關。
有了這兩世不同的事,倒是警醒了君朝雲。
太過巧合,兩世都發生了同樣的事,主角不同而已。
第一世都猜是君蓁蓁從中陷害,那這一次君子姝已然避開,卻還是發生了雲婉兒的事。
這就說明,這個局也許並不是針對君子姝的,而是雲婉兒。
或許因為前世君蓁蓁的陷害破壞了其他人的計劃,所以才沒有成功。
可君子姝的事沒有發生,針對雲婉兒的這個局就顯露出來了。
若不是她知道書裡有這一糟,怕也不會察覺出這背後的蹊蹺。
雲婉兒是太子妃的人選,千里迢迢從北境回來就是因為奉了詔令。
宣平侯手握重兵,李純如和北堂衡拉攏都來不及,怎麼可能去陷害。
那個李氏的李元看著像是醉酒犯下了大錯,似乎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李氏一族的頭上。
可雲婉兒因為此事匆匆回了北境,沒參與太子選妃,對李氏又沒什麼好處。
反而結下了仇苑,這個佈局的人更像是故意挑起兩方結下樑子。
既沒有像君蓁蓁那般留下了迷香香這樣的證據,李元醉酒一事為真,並非作假。
雲婉兒進的廂房也沒有任何不妥的地方,一切都天衣無縫。
除非李元早就盯上了雲婉兒,所以根本用不著別人誤導,就是故意的。
這樣的猜測她能夠推測出,雲景之也能,所以更加覺得是李家在背後算計。
這個佈局之人甚至算準了雲景之咽不下這口氣,一定會為雲婉兒報仇。
在那之後全身而退,不留任何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