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天玉微笑道:“丞相,一個是給那個官員的,一個是給你的,朕上次去你的府邸,朕就看出丞相廉潔,家中定然並無太多餘糧,所以,你這次的捐款就由朕出吧!”
荀令君只拿了一個盒子“陛下,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溢矣,臣會盡自己的力量給災區的百姓捐款的,不需要打腫臉充胖子,臣也相信陛下不會因此罷了臣的官。”
蕭天玉看荀令君是真不要,也沒再逼他“那好吧!丞相,你覺得派誰去賑災比較好,朕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籌的災款全進了貪官們的腰包裡。”
荀令君看蕭天玉這個眼神就知道想幹嘛了,無奈地說道:“陛下心裡已有計較,又為何要問臣的意思。”
蕭天玉厚著臉皮說道:“丞相,這不是在尊重你嘛!朕是希望你能去一趟,現在攝政王還躺皇宮裡,無法在朝堂上興風作浪,朕也放心丞相走一趟了。”
荀令君把活接下了“多謝陛下信任。陛下,攝政王雖然經常算計您,但他是一個有民族大義的人,斷然不會在水患之際動手腳,所以陛下要把精力全部放在朝政上,而不是提防攝政王。”
蕭天玉懷疑道:“丞相怎麼那麼確定?”
荀令君把話說得滴水不漏“跟攝政王鬥多了,自然也瞭解他這個人,所以陛下這段時間大可放心。”
在蕭天玉的操控下,風國上上下下開始了大規模的捐款活動,就連後宮也沒閒著,三個妃子都向孃家要錢,希望自己是捐得最多的,能重新進入蕭天玉的眼睛裡。
虎威將軍、尚書令和禮部尚書為了自己的女兒得寵也是拼了老命,自己這邊要捐款,還要吐一大筆錢給自己的女兒也捐一筆,還好後宮才三個女人,怎麼也能拿個前三,不然更加麻煩。
朝廷上的大官們都私底下商議好了,誰都別捐太多,捐款數字一旦被抬上去,那就真剎不住車了。
之前被打過招呼的小官就開始捐款了,而且一捐就是五百兩銀子,五百兩銀子對於那些大官來說確實不多,他們也是捐那麼多而已,可當一個站在佇列最後面的小官都捐那麼多了,他們就不能只捐那麼少了,不然蕭天玉肯定會罷了他們的官的。
蕭天玉還嫌事不夠大,就在朝堂外面的柱子上貼了張紙,實時更新官員們的捐款記錄,官員們上朝下朝都能看見跟自己同等級的人捐了多少錢,比自己官小的人捐了多少錢,自己會不會因此被免官。
荀令君就只捐了五十兩銀子,沒辦法,他不貪汙,自然沒那麼多錢捐款,能拿出五十兩銀子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尚書令跟荀令君的關係不錯,看著荀令君的數字小得可憐,不由得說道:“丞相,不如下官給你捐一點吧!下官家裡做了些生意,還是能拿出來一點錢的。”
荀令君搖了搖頭“本相做事問心無愧就好了,陛下會諒解本相的。”
荀令君突然想到最近聽說尚書令賣地了,勸道:“陛下心如明鏡,不過是為了把那些貪官榨一點油水而已,你平時也沒碰那些骯髒的錢,陛下已經很高興了,要是陛下知道你為了捐款賣掉自己的產業,陛下必然不高興,我捐得不多,儘自己所能,陛下很是讚許呢!”
荀令君輕輕一點撥,尚書令清醒過來,不過尚書令苦笑了一下“就算下官不摻和朝堂的捐款,可後宮也在捐款,捐最多的能受到陛下青睞,下官、虎威將軍和禮部尚書的命都快搭進去了,不過為了下官那寶貝女兒,還是值得的。丞相,您還未娶親,是不知道下官的心情的。”
荀令君搖了搖頭,但也不打算繼續勸了,後宮的事情,他還不打算摻和。
“寧貴人捐了三百兩銀子,賢嬪娘娘捐了四百兩銀子,慧妃娘娘捐了六百兩銀子。”顧雲龍跟蕭天玉報告後宮的捐款情況。
蕭天玉也挺無奈的,她是知道尚書令、虎威將軍和禮部尚書家裡的情況的,虎威將軍家裡沒啥產業,全靠工資和開疆拓土的賞賜,給了寧貴人三百兩銀子也是極限了;尚書令家裡倒是挺有錢的,生意好像做得不錯,但架不住他官也大,前朝也要捐;倒是那禮部尚書,家裡田地很多,可也架不住前朝這麼捐法,很有可能是貪汙,以後得留意一下。
蕭天玉最近幾天都是圍繞著錢錢錢生活的,睜眼閉眼全是錢,富商們捐款和朝廷百官捐款也是很大的一筆數目,民間的百姓也捐了一些,聊勝於無。
“去慧妃處用飯,讓她準備著吧!”
這是蕭天玉這幾天最常用的辦法,誰捐的錢多,就上誰那裡吃飯,激勵了後宮妃嬪朝孃家伸手要錢。
有了荀令君的坐鎮,貪官們也不敢對那一大筆賑災款起貪念,只能專心致志去安置災民了。壺江地區的重建工作也進行得很好,災區呈現欣欣向榮之狀。
蕭天玉在京城裡處理著政務,現在即使沒有荀令君幫助,蕭天玉也能遊刃有餘地處理了,蕭翰墨這段時間也很是安分,身上的傷好了以後就回王府了,也沒給蕭天玉找麻煩,上朝時也沒找她茬,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只是國庫那邊又快空了。
而蕭翰墨和荀令君經常會在私底下通訊,其實主要是蕭翰墨給荀令君寫信,說一下蕭天玉哪裡進步了,每次荀令君收到信,都能樂呵好半天。
一天,蕭翰墨下朝回來,管家站在門口等著蕭翰墨,看見蕭翰墨一下車,就立刻迎上去,低聲道:“有壺江的書信。”
蕭翰墨知道肯定是出了事情,現在荀令君聯絡他是很危險的事情,如果給蕭天玉知道,肯定會把荀令君也給猜忌上的,而蕭天玉查到他給荀令君傳信倒是沒問題,荀令君把鍋全甩給他背就好,反正他在蕭天玉心裡的形象可不好,也不差再壞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