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徐平安就起床了。
豔陽高照,秋風和煦,是個好日子。
他已經很久沒有這般勤起了,現在傷勢恢復得七七八八倒也挺生龍活虎,哪怕夜裡挑燈運動,終是這一身從小的打磨練就出來的底子,否則換了常人受了如此重傷每幾個月下床都夠嗆。
魚幼薇經過過上次燈會一事之後,變得無比謹慎了起來,去一堂廟裡不知道準備了多久,甚至都讓李驥提前去探路了,就怕又來一次刺殺。
這一次去得人並不多,徐平安,魚幼薇,李驥,還有兩名餘巡手下的車伕,也是習武之人。
除此之外,誰也沒有帶上。
萬一有個什麼威脅,人少也好應付。
帶上了一些供奉佛像的東西和一些銀兩,幾人就從後門走了。
兩名孔武有力的車伕雙眼如鷹,似乎是被餘巡按照戰場的斥候來訓練的,觀察力與反應力都是很快,看的徐平安一愣一愣,心想著自己是不是瑤培養個什麼組織,那倒也還不錯。
李驥一人獨坐馬車尾,以一個極其高難度的動作仰臥,馬車顛簸卻硬是挪不動他。
馬車中。
徐平安看著正襟危坐的魚幼薇,今日穿的極其樸素,僅僅一身白衣,點綴了點點的流蘇,盤了一個婦人髮髻就出門了,腮紅什麼的沒一樣是弄了的。
但儘管如此,還是美的脫俗出塵,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明豔。
手中輕輕握住的佩劍又填了幾分凌厲,這讓他一陣好笑,自己這實力再不濟也比她強吧,可魚幼薇硬是不幹,非要拿劍。
菩提廟,處在揚州城外一座遠景為名的山中,本是無人問津的地方,但因為這種廟的存在便聲名遠播。
揚州附近的百姓都流傳這樣一句話“妙有分二山,解惑自菩提”。
這就可以看得出來這些百姓對於此地的敬仰,將這菩提妙甚至都與大天朝最負盛名的兩座山聯絡在了一起,並駕齊驅。
可得知道兩座山分別是靈山與蜀山。
一座是佛家的至聖之地,不知道多少王朝更迭,它都屹立不倒,可以想象有著多麼悠久的歷史,尋常百姓到了暮年都會去哪裡朝拜,求以修得來世。
而另一座同樣有著不輸靈山的名頭,蜀山曾經是道宗的發源地,最為鼎盛的時候道家思想乃是國之重器,就像現在姑蘇家的法家思想一樣。
不過現在沒落了,因為牽扯進了宮闈之事,沒有人知道究竟是為何緣由,像是一段被塵封的歷史,為蜀山道宗平添了幾分神秘。
如此一想,這菩提廟倒也有些意思。
解惑二字,整個天下怕也沒人敢這樣說,但去過菩提廟的百姓幾乎都能心想事成,一傳十,十傳百,最後也就成了如此聞名的地方,號稱解惑之聖地。
徐平安原本是不信這些的,能與二山齊名,多半還是吹出來的。
不過魚幼薇信,哪怕是揚州城現在正在經歷大動盪,她也要出來還願。
一個時辰之後,陣陣佛音鐘聲傳出了出來,朦朦朧朧,像是從夢境中發出的一樣。
“啪。”
徐平安被魚幼薇攆下了馬。
“還有好大一段的山路,你一個婦人走著不累嗎?”他無語的說道,這在山腳下就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