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礙事,我早忘了。來,喝杯茶。”谷主將剛沏好的茶遞給她,沈芳遲疑了一下。
“放心吧,這是尚好的鐵觀音,我不會糟蹋它。”谷主看出她有些防備。
“……,谷主說笑了,我是聞著香味兒。”沈芳聞了聞,喝了一小口。
“沐日月之精,收山巒之氣,得煙霞之華,食之能治百病。”谷主說著,也嚐了一口。
“谷主好茶?”
“不是好茶,而是嗜茶,姑娘你呢?”
“我天南地北的跑,沒什麼機會喝到好茶。”她拿起喝完的小杯端倪起來。
“好精緻的綠玉杯,茶滋於水蘊於器,湯成於火,四者相連,缺一不可。”說著她放下杯子。
“姑娘懂茶?”
“略知一二,記得白居易在《贈東鄰王十三》詩中曰:“攜手池邊月,開襟竹下風。驅愁知酒力,破睡見茶功。”沈芳吟誦著。
“還有呢?”谷主笑問。
“早在西漢《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著‘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這茶的好處不是一點點。相傳,安溪西坪南巖仕人王土讓曾出任湖廣黃州府靳州通判,曾經在南山之麓修築書房,取名“南軒”。一日與諸友會文,每當夕陽西墜時,就徘徊在南軒之旁。有一天,他偶然發現層石荒園間有株茶樹與眾不同,就移植在南軒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樹枝葉茂盛,圓葉紅心,採製成品,烏潤肥壯,泡飲之後,香馥味醇,沁人肺腑。有一次王士讓奉召入京,謁見禮部侍郎方苞,並把這種茶葉送給方大人,方侍郎品其味非凡,便轉送內廷。”沈芳說著,四爺在一旁聽著直點頭,話音未落就被谷主接著說了。
“結果我主乾隆皇飲後大加讚譽,因此茶烏潤結實,沉重似鐵,味香形美,猶如“觀音”,賜名‘鐵觀音’。姑娘,行家!”谷主誇讚。
“沈芳慚愧,在谷主跟前班門弄斧,望谷主見諒。”沈芳聽得‘乾隆’二字不由得臉色微紅,表情有些不自然,四爺見了直笑。
“哪裡,很少能遇到像姑娘這樣的知音和我一起品茶論茶,不過今日姑娘前來找我的目的應該不是為了這茶吧?”
“谷主慧眼,沈芳卻有一事請谷主幫忙。”
“姑娘請講,只要能幫得上的,在下理當效勞。”
“那就先謝過谷主了。我的表哥也來到了谷內,他和我一樣深受冷蝕散所侵,想借助玉泉池療傷,不知可否?”
“就這點小事,當然可以。說到你家人,我還沒見姑娘的家人,應該去問候一下的。”
“謝謝谷主,打擾這麼久,應該讓他們來拜見谷主才對。”沈芳起身。
“我們就不必多禮了,走吧,帶我去見見他們。”說著谷主也起身,讓沈芳領著去偏廳,四爺無趣的回屋了。
不一會兒,他們來到大廳,眾人吃完後有的坐著,有的收拾著碗盤。
“各位,我向你們介紹一下,這位就是萬蝶谷的谷主,特來探望大家。”沈芳說著,眾人走上前來。
“谷主,這是曹先生、寶柱、賈六、春喜,他們都是四爺的家人。”
“久聞谷主器宇軒昂、慷慨豪邁,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曹大人說。
“曹先生過獎了,在下只是無名小卒,棲身這山野之中塗個清淨自在罷了。”
“谷主過謙,古來神者歸隱也,最令之嚮往。這幾日多虧谷主悉心照料,我等深感謝意。”
“曹先生不必拘禮,出門在外總有不便之處,給予幫助,也就是多交四方朋友,他日終有回報”。
“谷主言之有理。”
“這位是?”谷主看著皓辰。
“他就是我的表哥,周皓辰。”沈芳忙說。
“皓辰見過谷主。多謝谷主幾日來照顧舍妹,如今多有打擾,真是萬分歉意。”皓辰彬彬有禮的答謝。
“公子好相貌,沈姑娘,你有這樣的表哥真是你的福氣啊。”他看看皓辰又看看沈芳,一言既出讓兩人尷尬不已。
“周公子,你的傷沈姑娘和我說了,你就在後花園的玉泉池中療傷吧,不過記住下水運功不要超過半盞茶的時間,不然會被水溫過熱而燙傷。”
“謝謝谷主,皓辰記住了。”
“四爺和老馬呢?”沈芳挨近了輕聲問春喜。
“老馬去馬廄餵馬了,四爺不是跟在你後面嗎?”
“沒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