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看來陰氏和荀氏成了範氏的跟班是吧?那分晉就是範氏帶頭乾的!
沉吟了一小會的呂武說道:“我可遣人,亦知會阿吳相助。”
士匄估計沒想到呂武真的會同意下來,一時半會有點愣住。
呂武不給士匄多思考的時間,說道:“宋國既降,範氏索取過重,為國家計,宋國邦交歸於陰氏?”
是的,宋國又成了晉國的小弟,然後被士匄敲詐了一頓大的。
士匄要說點什麼,呂武先開口了。
“索取財帛需往周天子處運去三成。”呂武說道。
周王室之前宣佈宋國就是叛逆,不能沒有相關的後續。
士匄本心想要拒絕,考慮到呂武剛才答應了不合理的要求,拒絕的話吞嚥進去,笑著說道:“如你意便是。”
呂武站起來走到帳簾邊上撩開,看著外面的大雪紛飛,一時間看錶情好像是有點惆悵。
時節進入冬季,晉軍的軍事行動卻是沒有停止。
位於鄭國境內的晉軍忙的是運送戰利品歸國,幾乎是將鄭國掏了個半空。
出使宋國計程車匄那麼急著趕回來,有試圖阻止繼續攻打鄭國,不想自己鍋裡的肉被分食得乾淨,阻止意圖失敗只能趕緊分羹。
這一戰之後,鄭國或許會繼續存在下去,但也只是存在下去,哪怕子產從陳國和蔡國極力獲取收穫,從今以後鄭國很難在國際局勢有什麼重要作用了。
關於陰氏與範氏封邑置換的事情,士匄是等鄭國被折騰夠嗆才答應下來,他再不答應就會得到一個千里無人煙的鄭國,趕緊答應還能阻止包括陰氏在內的各個家族繼續跟範氏搶食。
“‘壺丘’之邊武城若成,我以為當每歲換防為妥。”士匄說道。
那座新的城池還沒有名字,有點政治智慧都能看出存在意義重大。
武城一旦建成,再加上駐紮晉軍,代表的是蔡國和陳國將會牢牢控制在晉國手心裡,還能對楚國造成很大的威脅。
關於這一點,士匄哪怕知道會耗費很龐大的人力物力,有點腦子都要答應下來。
只是吧,士匄並不想由範氏獨自去扛起來,提出了每年換防的事情。
呂武笑著說道:“如範氏願使陰氏、荀氏……眾家插足南境,我自無不可。”
士匄臉僵硬了一下下。
晉國現在的情勢非常特殊,陰氏、範氏和荀氏各自劃分勢力範圍,不出特殊情況誰都別貿貿然進入他人領域。
反正陰氏是不會允許範氏出兵自家的地盤,範氏要是自己拆臺,出了一點什麼事就不能怪別人。
也就是士匄的思維一下子沒兜轉清楚,考慮到了範氏短時間內的得失,沒有思考到長遠的未來。
士匄被呂武那麼一提醒,暗自咬了一陣陣的牙,笑道:“是我失言,不可當真。”
呂武只是笑了笑,視線重新轉到了帳外。
“阿武……”士匄舉起了酒盞,一口給飲盡,低沉聲說道:“上次有言,若再出景公之君,你未告知我將如何。”
呂武視線重新落在士匄身上,說道:“景公有為,乃是欒氏、郤氏為戈為矛,陰氏、範氏、荀氏不相爭,何至於斯。”
那麼,陰氏、範氏和荀氏真的能夠長久和平相處,不給某一任國君找到機會嗎?好像、似乎、或許……的各種不確定名詞,很難吧?
士匄與呂武對視,一再猶豫之後,說道:“阿武可曾聽聞‘自治’一詞?”
聽過的。
太久遠的不提,像是“我大清”後期,各省通電自治,進入到割據時代。
呂武臉上驚訝,心裡則是狂喜,想道:“不愧是第二才子,沒有例子能夠借鑑,想到了劃疆自治這條路。就是吧,腦洞還不夠大,俺還需要好好地暗示一波呀!”
……………………
唉,啥都不說啦,更新不給力,追訂狂掉,但是作者菌也沒辦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