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只因為任何一個家族的崛起,或多或少會動了老牌家族的一些利益。
任何新崛起的家族或國家,遭到老牌家族或強國的敵視,沒什麼好奇怪的。
所以,和平崛起這麼件事嘛……,其實是講給外人聽的,自己人千萬不要信。
更深入一些層次的來解析,純粹是新晉家族由於崛起得太迅速又猛,導致老牌家族感覺到了威脅感,又會順勢使之產生憂患意識。
新晉家族自身時時刻刻都要謹防戰爭的爆發,一邊該認慫就認慫,到了認慫都沒法避免被針對,基本上也稍微發展起來,可以硬一硬了。
自小在“苟”著發展環境下長大的呂武,很懂種花家發展路線的精髓,無力創新還不會照抄作業嗎?
呂武看著趙武,說道:“或可退,不可一再退,退無可退。”
現在是智氏、範氏和韓氏要聯合起來搞事,陰氏、魏氏和解氏只是被迫抱團取暖。
信不信一旦陰氏、魏氏或解氏哪一家屈服,智氏、範氏和韓氏非但不會滿足,甚至會一再得寸進尺,直至將三家吃幹抹淨?
呂武看著沉默的趙武,繼續說道:“解氏為棋子,趙氏亦然,執棋者何人,武自思量之。”
晉國的卿位家族形成兩個陣營,很大程度上其實只是順應局勢需要而已。
對立陣營有了,看著私底下動作不斷,打卻是不可能打起來的。
一旦真的打,幾個卿位家族都會是輸家,甚至晉國就沒有一個贏家。
而卿位家族形成對立,誰最感到放心呢?
趙武聽得懵住了!
連帶齊溫先是驚愕,隨後一副若有所思。
呂武臉上有了笑容,說道:“今日便如此罷。我已派人往‘陰’接來家世,不日可在‘新田’見乃姊。”
趙武現在滿腦子都是“棋子”的相關思考,真正的來意沒說出來,暈乎乎地帶著齊溫離開了。
事實上,他們不該來這一趟,哪怕來了也不該幹那麼腦殘的事情。
站在趙氏的立場要求陰氏犧牲解氏?
別說趙氏和陰氏只是姻親關係,就算兩者是大宗和小宗的關係,該是多大的臉才能講出那些話。
而大宗和小宗,其實就是周王室統治的基礎,也是為什麼進行分封規則。(好奇可以專門去了解,這裡不做闡述)
呂陽很突然地開口問道:“阿父,阿舅此來盡討便宜?”
話有點難聽,事實就是這麼個事實。
只是,不知道是齊溫自作聰明,還是趙武不好親自開口說,選擇讓齊溫這個家臣當腦殘。
“你阿舅長大了。”呂武說的是在不要臉這一方面。
呂陽又問:“封地置換可行?”
呂武答曰:“趙氏已經同意置換封地,只是要求阿父拋棄解氏。”
呂陽愣了愣神,不得不懷疑自己剛才沒在場,要不怎麼聽了全程,雙方對話裡面沒這層意思。
“大人的世界這麼複雜的嗎?”小傢伙想道。
真的沒有太複雜的地方,誰也沒有將誰當成了傻子或智障。
就好像智氏、範氏和韓氏靠攏,陰氏、魏氏和解氏結盟,中行偃管理的荀氏和中行氏遊走於外那樣。
他們知道當下的時局該怎麼做,哪怕被國君洞悉,不是還能給國外那些勢力看一看的嗎?
國君會因為卿位家族分成兩個陣營,獲得更多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