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說道:“萊所獻之土位於海。齊乃販鹽大國,經年得利無算,亦瀕臨於海。”
士匄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過來,問道:“此土產鹽?”
呂武理所當然地說:“然。”
韓厥問道:“陰氏有制海鹽之法?”
呂武“呵呵”了兩聲,說道:“便無,齊有也。”
一群人開始若有所思。
沒錯啊!
晉國沒有製造海鹽的技術,齊國人有的。
只要能讓齊國人交出製造海鹽的技術,晉國不就能自己製造了嗎?
這樣看來,晉國必須要在海邊有地盤,以前怎麼就沒人想到這麼一茬???
呂武低聲說道:“陰氏可讓莒國之權,萊土半島則歸於陰氏。”
那塊土地是齊國從萊國那邊搶來要贈給俺的,你們別特麼搶!
俺將莒國交出去交換那塊飛地。
對莒國,你們愛咋整,不關俺的什麼事。
智罃說道:“製鹽之法……”
咋地?
讓出莒國還不夠,想染指齊國???
呂武一臉平靜地說道:“齊歸陰氏,諸家亦有所得,乃歸於國?”
不講規矩了是吧?
那就別再講什麼哪一國歸哪一家,大家一起胡搞瞎搞唄。
沉默了一段時間的國君開口說道:“莒仍歸於陰氏,斷無捨棄之理。”
呂武則說道:“非如此,陰氏眾矢之的也!”
國君眨了眨眼睛,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呂武捨棄莒國有自己的考量。
不丟出一塊肉,陰氏無法獨享半島之地。
一個只是邦交權力,另一個則是得到很有用的飛地。
怎麼選,不用多糾結了吧?
莒國沒將陰氏太當一回事,陰氏自然也不用去庇護。
陰氏沒可能獨自出兵去教訓莒國,呂武先丟擲海邊能夠製鹽的事實,幾個卿位家族還不如狼似虎?
這麼幹,陰氏能夠達到折騰莒國保證家族尊嚴的目標,還能跟各家來個利益均沾,又能警告各國不能對陰氏輕慢。
等於說,明告各國,不尊重陰氏的下場就是整個晉國去折騰他們,看看還有哪一個國家想有這待遇。
呂武老神在在。
其餘的人,包括國君在內則是一個個開始魂遊天外。
他們等到會議結束才滿臉的納悶,很多該在會議上搞的事情,一件都沒有搞成,滿腦子就想去海邊奪塊地了。
呂武出了宮城刻意走得慢了一些。
如他預料的那般,先是智罃親自追上來,後來除了解朔自覺不夠格之外,其餘“卿”都很熱情。
小老弟,咱們什麼交情,是吧?
一起發財吖!
所以,甭管是誰,拉攏不到只是利益不夠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