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君的理解是,呂武同樣認為中行偃就是個廢物,再來就是呂武覺得韓厥不參與任何事務是有點沒擔當,更多是被逼的。
智罃則認為呂武是在為中行偃開脫,同時作證韓厥沒擔當。
士匄的想法是,呂武跟自己一樣覺得中行偃是廢物,韓厥是個非常沒有擔當的傢伙。
國君臉上笑容不變,說道:“智卿再邀韓伯,如何?”
智罃心裡千轉百回,嘴上應道:“諾。”
國君看向士匄,說道:“範文子品德無缺,範卿當自律啊。”
這不是什麼警告。
只是提到士燮是他很欣賞的人,希望士匄能夠多像老子一些。
自家的老爹被讚賞,士匄的表情變得很複雜。
士燮一直以來都是在當老好人,自“鄢陵之戰”後遭到了一些詬病。
主要是士燮反對打“鄢陵之戰”,偏偏“鄢陵之戰”是晉國取得了大勝,不免是要被說一些風涼話的。
“鄢陵之戰”結束後,晉國也果然如士燮所預料的那樣爆發尖銳的矛盾。
說士燮有長遠目光,卻無力去進行阻止和改變。
側面證明士燮的能力只是一般般。
現在,國君肯定了士燮的能力。
士匄不管感不感動,都要做出感動的模樣來回饋,對國君接下來的一些作為,怎麼也要配合一些,來作為投桃報李。
看到那一幕的智罃有種不妙的感覺,暗自想道:“十三歲罷了,城府卻是這麼深?將他接回來,到底是對是錯啊!”
在接下來,國君不往前了。
隊伍就停留在“同”這個地方。
智罃再次派出智朔前往韓地邀請韓厥。
士匄則是負責派人將沒有過來的貴族,一一進行邀請。
一直陪伴在國君身旁的呂武發現很多跡象。
這位國君的城府的確很深,無論做什麼都是有目的性,並且目的非常明確。
呂武想起了一些什麼。
這位年少的國君,歷史上好像有個“會盟達人”的稱號來著?
也就是,他在位期間,瘋狂地舉行會盟。
還沒正式登基吶!
國君就邀請晉國國內的所有貴族到場,打算來一場熱身嗎?
呂武儘量讓自己作為一個旁觀者,來觀察國君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觀察下來的結論是,國君一直在試圖掌握主動權,並且也成功地掌握了主動權。
有這樣的開局,國君接下來就該是建立屬於自己的權威了。
大概一個月之後,韓厥和中行偃先後抵達“同”,隨後根據遠近距離的關係,各地的貴族也都過來。
國君跟韓厥和中行偃分別有過私下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