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並不是沒有相似的例子,甚至還不少。
現在的元帥、執政和中軍將欒書,他就是被郤克從排位靠後的卿位,直接像是竄天猴似得提拔,一躍成為中軍將和執政大夫。
這樣算起來的話,欒書提拔中行偃為上軍佐,其實已經算是很剋制了?
然而,並不是!
欒書成為“竄天猴”時已經五十多歲,之前被壓制得太狠,好幾次明明該晉升卻滯留原職。
他在過去的履歷中沒少獲立功勳,對國家也有建言之功。
正是因為這樣,郤克要死前火速提拔欒書雖然遭到趙括和趙同的強烈反對,還是得到了其餘的“卿”認可。
中行偃不一樣的。
他除了有一個好的家世之外,擔任要職的資歷為空白,沒有為國家流過血,甚至連建言的功勞都沒有。
最重要的是中行偃實在太年輕了!
這麼一個二十多歲的人成了上軍佐,不出意外十年到十五年之後會成為中軍將、執政和元帥。
三十歲到達人生的巔峰,身體健康能在那些職位上幹個三四十年。
要是中行偃過去能有點什麼成績,大家多少還能有所期待,可是並沒有啊!
一個令人看不出有什麼才幹的人,會佔據高位長達三四十年?
一些有公心的貴族,彷彿看到了晉國墜入深淵。
有向上爬志氣的貴族,他們的心氣一下子洩了個乾乾淨淨。
以前家世好就有光明的前途沒錯,可是還知道看看有沒有才能。
現在?
呵呵!
卿位變動和落實的訊息傳達全國,隨後傳遞到各個諸侯國。
晉國的大部分貴族一度陷入迷惘之中,反應過來則是開始巴結中行氏。
那可是一條抱上就是三四十年的粗大腿,不趕緊巴結,是不是傻?
各個諸侯國的反應分為兩極化。
一些認為中行偃的橫空崛起,只要中行偃不是太差勁,至少能夠讓晉國有個三四十年的穩定。
另外一些則是看到欒書的操作,判斷晉國“卿”之間的矛盾將加劇。
不管是哪一個,親善晉國的諸侯國感到憂心忡忡,卻是什麼都做不了。
對晉國持有不滿態度的諸侯國,聰明的已經開始在做準備,等著晉國發生內亂,自己就能放手去幹之前想幹又不敢做的事情。
在一種說不上來是人心惶惶或者迷茫的整體氛圍下,呂武來到智罃府宅進行拜訪。
智氏的家臣進行迎接,並將呂武帶到智罃處。
地點是在一處池塘邊。
這個池塘的周邊沒有什麼建築物,除了一片青草地之外,就是幾顆模樣不怎麼樣的樹。
呂武過來看到的是智罃在一邊釣魚,又一邊已經自己喝上了。
大白天喝酒這種事情,很難在有實職的貴族身上看到。
他們需要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
智罃白天就開始在喝酒,能夠想象他的心裡並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