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晉行管仲治國之策,卻非錙銖必爭。”智朔一點都不怯場,看見所有小夥伴都看向自己,表現慾望更加強烈,說道:“應得之利一絲不讓,事關國事又非無表忠義。”
不管真的不懂,還是假的聽懂,幾個小夥伴聽得頻頻點頭。
智朔一陣解釋下來,講得非常清楚。
明明是一件很正義的事情,隨著中小貴族聽到利益有保證就退場,變成了一次聚眾乞討。
欒黶(yǎn)是欒氏未來接班人,他看著智朔在表現自己的聰明,不留痕跡地觀察其餘人的表情。
他一陣觀察下來,發現有個別幾個人是真的不懂,懂得那些則在裝不懂,不由暗自取笑智朔表現慾望太重。
不過吧,智朔是眾人之中年紀最小的那個,想有所表現也屬於正常。
韓起見這些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發表自己的言論,講來講去就是沒講到“點子”上,很直接地問:“我等欲意如何?”
幾個人被問得愣住。
智朔想了想說道:“僅有我等在此略微跋扈,散去又盡顯醜態。”
那倒是給個主意啊!
成了配角的呂武只需要安靜地觀看這些大家族子弟的表演。
郤宛(亦稱伯郤宛)表情抑鬱地說:“不若,我等前往元帥處?”
欒黶聽到郤宛的建議,臉上出現了吃到蒼蠅的表情。
這特麼是故意的吧?
一定是故意的!
沒錯,郤宛還就是故意的。
這一段時間國君瞎胡來,沒見欒書能勸下來,怎麼看都還有點拱火的意思。
真當貴族都是傻的嗎?
其他貴族傻不傻不關郤氏屁事。
甚至可以說,郤宛都不是那麼在乎郤氏大宗會遭到什麼影響,但他不能不顧郤氏小宗的難處。
這一次三郤家的孩子沒被推出來,別出的郤宛被逮了個正著。
郤氏主宗和小宗的矛盾已經爆發出來,郤宛不介意給郤氏大宗和欒書再添把火。
有了郤宛的建議,幾個小年輕帶著各自的心思,決定就去找欒書這位元帥了。
可是走到半途,智朔找了個理由率先開溜。
一些本來就在裝模作樣的年輕人,他們看到智朔帶了個頭,哪有不跟上的道理。
隨後,腦子靈光的人都各回各家,留下的除了腦子不太夠用的一批,就是著實不能走的人。
“這特麼……”呂武現在其實有些騎虎難下,想道:“欒書怎麼還沒派人過來?”
鬧歸鬧,一些人……比如去鬧一下國君,於晉國當前的正治環境是正確行為;結夥去鬧元帥欒書,不怕哪天被陰死了?
他們還在繼續朝欒氏府宅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