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東方出現魚白的顏色。
成差不能讓部隊傻乎乎地待在城外。
他需要知道“侯麗”發生了什麼事情,想知道又需要找到“侯麗”的居民來問。
這一支秦軍是“涇陽”派出來的其中之一。
另外還有一支規模差不多的秦軍,得到命令往“棫林”而去。
“棫林”那邊火勢沖天,遠遠地就能看到升向天空的黑煙。
正是因為這般,“涇陽”的秦軍才知道後方遭遇到了襲擊,敵人還很兇殘地進行了焚城。
要是沒放火燒掉“棫林”,秦軍會知道後方遇襲了嗎?
這個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一直有秦人從後方趕到前線,他們之中必然有人會前往“棫林”或是“侯麗”休息。
前方的秦軍時不時也會派人回到後方。
所以,有沒有放火焚城的,訊息能瞞也不會超過一天。
那一支秦軍沒靠近“棫林”就在曠野中遇到了人,一問情況大體上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從“棫林”逃生了的人,很多並不是秦人,是被秦人抓來的奴隸。
他們哪怕會說,註定要自己進行藝術加工。
太多的資訊彙集起來,亂七八糟什麼都有。
導致統兵的秦將聽得滿腦子漿糊,很難判斷真假不提,越聽越糊塗。
唯一一件能夠確認的訊息是,晉軍進行了開倉放糧。
因為“棫林”已經失去了救援的價值,統兵的秦將在回去“涇陽”和趕往“侯麗”左右搖擺了一下,決定轉場“侯麗”這個情況未明的地方。
他們少不了要遺忘自己曾經在晉國的所作所為,非常雙面標準地破罵晉人陰險。
而他們沒有連夜行軍,駐營等待天亮。
夜間趕到“侯麗”這邊的秦軍,秦將成差看到東方出現魚白,下令道:“俏,你帶一‘卒’先行入城。”
這一個得到先入城命令的“卒”,他們需要搬開擋路的屍體,又要詳細地檢查沒一條街道和房屋。
倒不是擔憂遭到埋伏,他們需要找到倖存者來問問都發生了什麼事情。
成差又連續下達了好幾個命令。
包括趕緊挖坑埋鍋造飯,城外也要趕緊將營地立起來。
另外,他們還需要選出一些人趕回“涇陽”,報告這裡發生的事情。
埋伏在城內的晉軍,呂武發現秦軍沒有馬上進城的意圖,他命令一個傳一個,將新的指示傳達下去。
天色沒有放亮前,屋頂上的晉兵全下去,躲進了民居內。
呂武站在窗戶邊上,看到有一夥秦兵在抬門洞裡的屍體,覺得之前的自己是想得太理所當然了。
這是演義的鍋。
很多電影、連續劇、……等等,主角對立陣營的那些人總會被降智。
比如昨晚,要是在演義裡面,秦將就該連派人檢視都沒幹,彪呼呼直接進城來送給主角送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