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外農莊的購買很是順利,或許唯一不順的便是價格了。
“沒想到竟這麼貴。”
沈浪坐在客廳裡,看了眼那地契,也忍不住眼皮微跳。
楊幼卿倒是笑道:“畢竟是京城外,這個價格也算相當公道了。”
沈浪嘆了口氣,道:“還是要多賺些銀子,往日裡覺得岳父已經算是鉅富,等到了這皇城才知道,原來銀子是這麼的不經用。”
光是那一處地產,楊家這次所帶的銀子就用的七七八八,這可還沒在京中購置房產呢。
正想著,院子外就傳來一陣腳步聲,馬管家領著一個人就走了進來。
還在為銀子發愁的沈浪,見著此人就是眼前一亮。
來人正是桃源書行的老闆張宇!
當日在百翎州城,將《聊齋志聶小倩》一文的事情解決後,沈浪就把出書的所有事情都交給了他。
不過在那之後這張宇就沒了訊息,沈浪倒是去書行看過,也沒見著那《聊齋》有出版。
本想著找人去問問張宇,但後來事情一忙,就把這事給忘了。
沒想到今日張宇竟然自己來了。
“子玉兄,張宇有禮了!”
張宇進門,先朝著沈浪深深行了一禮。
沈浪仔細看了看他,就見他春風滿面。
“看面相,張老闆最近生意不錯啊。”沈浪笑眯眯地說道。
張宇嘿嘿一笑,也不廢話,直接從袖口裡掏出一張銀票放在桌上。
是東雲銀行的票據,整整白銀三萬兩。
沈浪有些驚訝,他隱約猜到賣書應該會很賺錢,但是沒想到竟有這麼多,畢竟時間也才只有兩三個月。
而且這還是他在市面上沒看到自己拿書發行的情況下,也不知道張宇是把書賣到什麼地方去賺的錢。
也沒什麼好猶豫的,直接就問了這問題。
張宇笑道:“子玉兄沒見到那書屬實正常,百翎書行雖然說會幫忙銷往全國,但真正能影響的依然是百翎州,別的州府雖然也會有發行,但數量畢竟是少數。我這次進京,一來是聽說子玉兄進京了,二來也是為了給京城這邊做些鋪設。”
沈浪對這些不太懂,奇道:“這書不是找個書行就能賣的?”
張宇搖頭道:“自然不是,這要說起來就有些複雜了。”
“但說無妨,我也正想了解下。”沈浪笑道。
“一般書籍發行,根據內容不同主要有三個途徑,一是閒書……”說到這裡張宇有些不好意思,滿臉歉意地解釋道,“並非是貶低《聊齋》一文,也不是說子玉兄你的書不好,而是我們書商根據文章特質的定位。”
沈浪笑道:“沒關係,本就是閒書,直說就是。”
張宇這才接著道:“閒書的作用主要便是賺錢,所以發行的時候多會受地方限制。書籍可不便宜,每個州府的購買力都有個定量,例如一個讀書人,若是本月買了一本閒書,那多半便不會購買第二本。因此大多數州府,對外地來的書商都會有些限制。”
沈浪輕輕點頭,這個他懂,地方保護主義嘛。
“第二類書籍便是經集,這種文章大多是名家所著,雖說沒有閒書好賣,但勝在銷量固定,而且不會有什麼地域限制。畢竟儒道讀書人要想提升文位,這類書籍是硬需求,地方官府為了本身的教化功勞,對這類書籍也不會有太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