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鐵民灣的七個島嶼組成,位於維斯特洛大陸的西面,歷史自英雄紀元時期就有記載的獨懸海外之地,鐵群島。
在龍王伊耿征服維斯特洛之前,就曾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最高統治者為“鐵群島之王”,也稱“鐵國王”。
鐵王國臣民,鐵民們習慣稱自己為“鐵種”。
因鐵群島自然條件惡劣,土地貧瘠,根本無法自給自足,所以鐵種們向來以劫掠為生,並以此為驕傲,他們稱此種生活方式為“古道”,相當於中世紀的北歐維京海盜。
這種有著強烈海盜色彩的生存法則,在葛雷喬伊家族的族語——“強取勝於苦耕”中,體現最為明顯。
總體而言,崇拜海洋的鐵群島踐行著一種原始且殘酷的生活方式,同時像所有的海洋民族一樣,他們對自由有著非一般的渴望,這也是鐵群島後來頻頻叛亂的深層次原因。
見慣了大海浩瀚的自然之力,鐵種對於生死的理解有著非常詩意的一面。
就比如現在,
林恩悍勇無比的大軍在城門倒塌後,第一時間發動進攻,依舊被堵在了孿河城西城門外。
鐵民士兵第一時間用血肉之軀築起的堡壘,阻止了輕騎兵搶先進入城中的意圖。
既然搶先擠入城牆之內,狹小空間內的白刃戰就是唯一的選擇。
半個時辰的功夫,屍體層層疊疊的堆砌的就如同小山般高。
雙方士兵只能從兩端踏著屍堆,繼續往上堆。
虎賁團的弩手不斷順著屍堆爬上最高點,朝下面密密麻麻的鐵民士兵胡亂射擊,然後又迅速退下來,
缺口太小,而兩邊的人又太多。
一下子無法爬上去更多的人。
兩邊的矛兵和槍兵頂住缺口,兩邊形成僵持。
這還是相對寬闊的孿河城西城門。
在不遠處被投石機砸出的坍塌口,戰鬥更為膠著與慘烈。
戰爭打了這個地步,也就沒有什麼戰術可言了,雙方憑著強大的意志與必死的決心展開生與死的絕唱。
林恩的軍隊更多,武器也更加精良,不過鐵群島人處於防守方,有一定的地理優勢,而且他們抓來了許多孿河城居民頂包,最開始這些人只是勞力和苦工,被驅趕來準備用碎石和沙袋堵住缺口,修築防線的。
不過,林恩的輕騎兵來的太快,城牆上又有劍盾兵襲擾鐵民弓手,他們還來不及搬運更多的碎石,便被葛雷喬伊士兵推到防線最前方,將他們充當血肉防線。
堵在城門和缺口最下方的屍體,其實大部分都是無辜的平民。
敵人的頑強出乎了林恩的意料,這個世界很少有逃兵,如果有,也是軍隊的將領率先宣佈撤退或者投降,士兵無權主動舉起白旗。
因為這有損榮耀,在歷史上的絕大部分戰鬥中,成為俘虜的人,通常也沒有什麼好下場。
所以,戰鬥的最後往往都十分慘烈。
終於,一個聲音在督戰的林恩耳邊響起。
“大人您看,劍盾兵拿下城牆了!”
林恩聞言舉目眺望,片刻後神色一鬆,只要能徹底控制城牆就好辦。
羅達特在城牆下的指揮無法擁擠到城門屍山上的弩手團大喊:“弩手和弓箭手都從雲梯爬到城牆上去,快!”
只要佔據城牆就好,敵人全部堆砌在一起,只要能控制城牆,讓自己的弩手可以直接居高臨下的射擊對方的後援。
那麼對面頂住缺口計程車兵,就無法順利的補防。
勝利的曙光就要來臨了,林恩這麼想。
……
聚集在城門後方的鐵民騎士們和步兵們,看到他們的統領維克塔利昂·葛雷喬伊,從城牆上退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