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徐傳山離去之後,悟虛回到密室,仔細觀察起那把長劍來。從這把長劍中,悟虛感應到了星雲竹的氣息,還有李明珊的氣息。
難道?悟虛心中正有猜測,忽然李明珊竟然主動傳訊過來,而且是從長劍中。
“悟虛大師,為何言而無信,中途離去?令李某如今困在了劍中。”
果然如此,悟虛不好意思地答道,“當時,貧僧見那石碑有異,一時好奇,便過去看了看,想不到卻令李道友困在了劍中。”
李明珊,沉默了一會兒,繼續說道,“那石碑確實怪異得很,區區一名凡俗之人,在那裡舞槍弄棒,竟然產生一絲甚是怪異,讓人很不舒服的氣息。李某當時正在以紫陽劍重塑肉身,便是因此,在關鍵時刻差一點走火入魔,不得不遁入星雲竹。”
“如此說來,李道友如今成了星雲竹劍的劍靈?” 悟虛當即驚問道。
“不是星雲竹劍,李某當時已經以秘法將紫陽劍法銘刻在星雲竹上!”李明珊頗有怒氣,但似乎已然預設了自己成為劍靈的事實。
“難道沒有辦法出來?”悟虛手握著這長劍,誠懇地問道。
“此劍暫且請大師保管。”李明珊,只如此說道。
“那能否使用?”悟虛嘆道,“如此本城主改制變法,恐怕會有不少麻煩。”
“哼!”李明珊冷哼一聲,“此劍由星雲竹煉製而成,大師若隨身攜帶,有什麼麻煩,自然可以使用。但若是要本人出面相助,大師最好提前請一下。”
“且慢!”悟虛怕李明珊說完之後,便隱約起來,連忙追問,“不知道友以何秘法煉製星雲竹,可否相告?”
李明珊,沒有回答。
悟虛無法,畢竟自己當時確實離開了片刻,沒有護好法,才讓使得那石碑生起的所謂傳世之香,在李明珊閉關最關鍵的時候,干擾了她。
萬壽碑?傳世之香?悟虛記得先前自己問過徐傳山,他卻含糊其辭,要自己去看檔案資料。這密室中的案牘,悟虛翻遍了也沒有找到。悟虛傳訊問朱元璋,誰知朱元璋竟然也不怎麼知曉。
悟虛遂命外面的侍從,尋一本最全最古老的雍州志來。
片刻之後,侍從即送來了一本。磚頭厚,靈氣已消散大半,有許多地方,字跡已然有些模糊,不過這裡面,果然有一些關於萬壽碑文和傳世之香的零零碎碎的隱晦記載。
“開天三年,雍州城依《凡修令》,建石臺石碑,聚萬民而拜,凝聚信願,以為護國大陣之用。是時,靈氣渾濁,惡臭不斷,修士閉關。”
“乾正五年,大地震,雍州萬民臺損壞,未修。”
“慶和十年,雍州時任城主姬靈,擴建城主府,將廢棄之萬民臺納入城主府內,移植奇花異草,作後花園。”
“慶和十二年,城主姬靈,走火入魔而亡。新任城主韓飛燕,以不祥故,再度廢棄萬民臺,列為禁地。”
“元明五年,魔域來犯,萬民臺石碑,忽明亮飛起,雍州內外一片惶恐。幸有朝廷大修蒞臨,以星光退魔域之敵,臨走之時,抹去石碑字跡。雍州再無傳世之香,內外修士一片讚歎。”
。。。。。。
悟虛逐項細細看罷,忽然曬然而笑。
這明顯是一種收集凡俗之人信願之力的功法或陣法。佛門也有類似法門,但皆以因果緣分而行。自己的曼陀羅法界,也算是一門。
看這些記載,估計是大周開國之初,實力還不能夠抗衡六宗,便有此舉。什麼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什麼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什麼統一思想神念,集中力量辦大事。。。。。。
但這個方法,威力雖然極大,但似乎頗有些弊端,那便是似乎會引起修士的某種不適,譬如悟虛當日也聞到了的那種惡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