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大明佛 > 正文 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誤解

正文 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誤解 (第1/2頁)

重山城,其實是一片有山有水的區域。悟虛開始以為是因為山多,所以稱作重山城,其實則是因為有一利用天然地勢做了陣法掩飾的外城。從魯智深口中,悟虛還得知,大周朝毗鄰六大勢力的邊疆重鎮,皆是如此這般類似的佈置。

且說魯智深帶著悟虛,朝前飛去,風馳電掣一般,徑直落在了一處守衛森嚴的院落。此刻,悟虛還不便拋頭露面,兩人略微聊了幾句之後,魯智深便喚來兩名帶刀侍衛領著悟虛到了下榻之處。

待無人之時,悟虛端坐於床榻上,將李小二從蓮燈中放了出來。那李小二,好奇地打量了下四周,隨即又要對著悟虛跪拜行禮。悟虛伸手攔住,“你在蓮燈中何所見?何所想?”

李小二,略一思索,隨即答道,“弟子在蓮燈中,見虛空無邊,幸有一點佛光,如弟子在天賜湖底。”

九葉青蓮燈如今已毀,全仗著悟虛從海音螺引來的眾生信願之力,勉強保持燈芯不滅,猶有微光。那蓮燈之內,本來自有乾坤,李小二被悟虛攝入其中,能見到此,已屬難得。《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有言“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循業發現”,便是此理。李小二能如是說,便是真正與佛有緣。

悟虛點點頭,說道,“我那個時候,頗有眾生言,信佛者,修佛者,皆因絕望。因為絕望,所以無理取鬧般生出希望,如何如何;簡單點說,所以才覺得四大皆空,卻又於佛法中得到共鳴和慰藉,再然後再超脫塵世,重新振奮精修。你在蓮燈之中,見虛空無邊,恐怕也如是吧。”

李小二,恭謹答道,“師父,確實如此。弟子自小隨父母長居開州鎮,卻不料一遭在蓮燈中,孤身一人,無邊昏沉,寂然無聲,如夜墜大海,恐怖無助。幸有佛光一點,雖遙遠且微弱,卻令弟子於絕望中復生希望。”

悟虛微微一嘆,說道,“善哉善哉!當日,我在蓮燈之中,生死之間,隱約見你前來,便有種種希望一般的臆測。不是希望你來救我,而是希望你也是與佛有緣之人。不是你家徒四壁,窮困潦倒,才信佛;不是你生有殘疾,耳聾眼瞎,才信佛;不是你求愛不得,因愛生恨,才信佛;不是如此種種不順,覺得四大皆空,方才信了佛;而是於百千萬劫種下善根,時機一到,便信了佛,便信了因果迴圈,眾生皆苦,便立下了普度眾生的信願。”

李小二,聞聽悟虛所言,不由有了幾分悲慼之色,“弟子家裡雖不是家徒四壁,卻也常常忍飢挨餓;弟子雖不耳聾眼瞎,但雙親日漸老邁,病痛纏身。師尊今日這般言語,弟子細細想來,卻也是這番道理。弟子當日,實是因為老母親見我睡得晚了點,浪費了些許燈油,責罵於我,我心中鬱悶委屈,想起曾有人於湖底撈到了值錢的東西,便不知不覺游到了湖心底部。”

說到此處,李小二遲疑地望了悟虛一眼,小心問道,“大師,是不是覺得弟子不夠格?”

悟虛默然,盤腿拈指,片刻之後,徐徐說道,“世尊有言,眾生皆苦,你若是不覺得苦,又如何生善根,有佛緣?我先前之所謂,其意正是如你先前所言,可以困苦乃至絕望而信佛,但卻不可以此修佛,要於絕望中復生希望而修佛。”頓了頓,復又說道,“佛說眾生皆苦,四大皆空,世人便多謂入佛門為遁入空門,絕望失敗無助而消極避世。若真是如此,我豈能引你入佛門,致令你小小年紀便消極沉淪,只知道苦,只知道逃避,如行屍走肉般。”

“你且看我如今模樣,可曾是那絕望避世之態?”悟虛伸手指了指自己,還特意以指點了點左耳耳墜。

李小二,似懂非懂,答道,“師父佛法高深,豈會再有那些凡俗的煩惱。”

“痴兒,還未領悟。”悟虛暗歎一聲,只得說道,“我性情疏懶,不願收徒。你我有緣,便同行,今日開始,我便為你講經說法,助你進入修行世界,時機成熟,你可自由離去。”

李小二,當即跪拜磕頭。

悟虛坦然而受,只說道,“法不可輕傳。你今日這番大禮,便算是行給佛門,拜給佛祖。日後,你我倒無須如此。”說罷,將其李小二攝入了曼陀羅法界,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而秘授,如是最後又言道,“世尊滅度之時,留有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我今日所說,實乃我一人所說,你切不可盲從迷信。”

李小二,誠惶誠恐,“弟子豈能不尊師父教誨。”

悟虛搖手,“眾生平等,皆有佛性,皆是未來佛,你我不過五十步一百步的差別而已。你若彆扭,不敢不慣直稱你我,可以喚我師兄即可。師兄所言,乃是師兄的感悟和體會,於你不過是暫時的參考,這修行路上,最終還是靠自己的本心走下去。”

就這樣,悟虛便隱住在魯智深安排的住處,平時飲食等雜事,自有人料理,倒也不用悟虛操心。那魯智深,也似乎公務繁忙,也沒來聯絡打攪。悟虛便樂得清閒,一邊整理思緒,一邊給李小二講經傳法。

到了第三日,悟虛為李小二講罷心經,復又對其說道,“此經殊勝至極,篇幅雖然短小,但字字珠璣,內涵極深極廣。”李小二點頭不已,悟虛卻隨即又話鋒一轉,“說法者,無法可說。這幾日來,我為你隨說是經,便暫且到此為止,只不過是個引子,恰似在你心中種下一顆種子。你以後應當時時誦持,對照自觀,自然而然,便有感應。”

李小二低頭想了想,問道,“師兄,我該如何對照自觀?”

悟虛聽得此問,也不由想了想,方才答道,“所謂時時誦持,對照自觀,便是時刻誦持牢記經義,並以此經義觀己五陰五蘊。你既然提到這點,我倒不得不提到另外一點。那便是資糧和機緣。我等修佛,也重資糧。所謂資糧,簡而言之,便是因前世今生之因果業報而形成的種種內外基礎和條件,或者稱之為因素。譬如你要讀書明理,須得要有一定的財力、智力,還需好的的環境和老師,好的理論知識以及好的學習方法,等等。這等等因素,隨緣隨業,因人而異。我等修佛,便是生心生信,以種種波羅蜜,積累增進此等種種,然後再爭取機緣,修我佛法。”

李小二,復問,“何謂種種波羅蜜?”

悟虛答曰,“有六度波羅蜜,所謂‘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李小二,面露疑惑之色,又問道,“佈施?師兄,方才不是說要積累增進種種資糧,譬如財力、環境、老師等等,為何卻又說佈施捨去?”

悟虛聽罷,肅然說道,“外道之人,或世俗之人,對於佛法要義,頗有誤解。

或有言,佛法消極避世,什麼眾生皆苦,四大皆空,一片陰暗;或有人,鑄金佛,燒頭香,祈望佛祖菩薩保佑升官發財,長命百歲,心想事成;如此等等,流毒甚廣。我雖然修行尚淺,但你既然有此問,我便藉此機會,為你破種種誤解。”

“先說佈施。所謂佈施,有法佈施、財佈施、無畏佈施。其果報甚大,一則破小我執念,二者利益眾生,這便是自利利他、福慧雙修,進而戒定慧三學具足。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其背後牽涉到你的緣你的業。”

“再說眾生皆苦。有淺薄之人,據此便說佛法消極灰暗,他卻不知道世尊此語的深義。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盛。這也是世尊方便說法。所謂苦,實乃眾生,無明起而攀緣,隨境流轉,妄入諸趣,不得見本心,不得自在,是以世尊說眾生皆苦。這幾日,你誦持心經,當知曉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但眾生卻執著於色聲香味觸法,不能自主,顛倒妄想,心生恐怖,沉淪苦海。這便是世尊所言的苦。當年,人世間有一人,名曰蘇東坡,有詩詞雲‘長恨此身非吾有,何時忘卻營營?’便是一例。”

“再說四大皆空。四大皆空,說得多了,眾生便以為,世尊說什麼都是空的,那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不如全都死去?實則大錯特錯。所謂空,不是虛無,而是變化、運動,終究不是自己根本。四大,乃至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變化和運動的,所以你有可能今日富,明日窮,有可能今日健壯,明日疾病纏身。春夏秋冬,生老病死,這是我們所處這個宇宙的自然規律,我等要坦然面對這種肉身,乃至其他種種的變化變遷,這便是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都身外之物,乃至我們這個肉身,都是變化運動的,都不是我們的根本,這便是空。”

“再說涅槃清淨。世尊駐世,傳法開示眾生,後涅槃而去,我等不可妄言。我今天單說,我等修佛若成功之後,便超脫自在。但外道之人,凡俗之人,卻妄自揣測。有一個笑話,兩個農戶在田間閒聊,一人說,我若當了皇帝,就天天拿著金鋤頭幹活,一人哈哈大笑,說都當了皇帝了,還用幹活麼?天天在炕頭上吃烤紅薯唄。這個笑話卻是可以拿來印證一二。若我等得成於忍,涅槃清淨,又怎麼會無緣無故再牽涉五陰五蘊六識攀緣之事?又怎麼會怎麼能如那些淺薄迷途之人一般,繼續求色,求聲香味觸法?唯有發大宏願渡眾生者,如世尊如來、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等,以方便故。我們修佛,不是求財,不是求官,不是求我們這個肉身的長命百歲,不是求我們能有多大的神通,這些都是在輪迴虛妄之中打轉轉,我們修佛,修的是真我,求的是自在。”

最後,悟虛復又肅然鄭重對著李小二說道,“我等修佛,須得牢記兩部經、兩句話,兩個故事。所謂一經,便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謂兩句話,便是《金剛經》裡面世尊所言的‘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謂兩個故事,便是《妙法蓮華經》中的火宅三車喻、良醫之喻。”

也許悟虛這一番長篇大論,李小二在那兒聽得似是而非,似乎有所悟,又似乎更糊塗。悟虛看在眼裡,也不責怪,只得說道,“多說無益,我們還是出去走走看看。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

悟虛遂帶著李小二走了出去,去走走看看。這一下,莫說李小二,便是悟虛,也好似劉姥姥進了大觀園。

李小二,從窮鄉僻壤而來,看到的是喧囂繁華。乾淨寬闊的道路,高聳入雲的樓閣,各種飲食異香撲鼻,各式衣著人等川流不息,便是那站在酒樓門口的的門童看上去也氣度不凡。。。。。。

悟虛,從人世間而來,看到則是凡修共處、正邪共處。凡俗之人與修行之士,和尚道士與妖魔鬼怪,同道而行,雜然並處,互不干涉。這似乎是一個眾生平等的世界。無論凡俗之人,還是修行之人,無論所謂正道之人,還是邪道之人,似乎都只是大周朝治下的一員,受大周朝律法的管制,也受大周朝律法的保護。佛修也好,道修也好,儒修也好,魔修也好,妖修也好,鬼修也好,就好像大周朝治之下,不同的的組成或者說角色,似乎有一點“只是革命事業分工的不同”這樣的感覺。至少在這城區中是如此。

悟虛與李小二,緩步行走,四處打望,帶著驚奇之色。

街道上,眾生形形色色,好似後世西方國家的化妝舞會一般,穿著奇裝異服,說著各種語言,當然也有默然不語純以神識傳訊的。中間也有馬車,或者牛車,甚至龍蛇之類的爬行動物拉著的車,車子或簡陋或刻著繁複華麗圖紋,乃至一見便知是威力極大的禁制。不時,有統一甲裝計程車兵,三五成隊地來回巡邏。

一個街頭處,一個仙風道骨、白鬚飄飄的老道,正與一個一臉蒼白、渾身鬼氣的中年女鬼修,在對弈。四周,還有一些凡俗之人和奇形怪狀的修士,圍在那裡旁觀。緊挨著的一個酒樓上層,有兩個儒家修士正與一個和尚和一個長著一個馬頭的妖修,靠窗飲酒,小聲地在談論著什麼。

最新小說: 兩界交易,開局泡麵換人參 穿越修仙文,但是疑似女頻?! 蛇仙:開局吞噬仙帝 穿越後系統給雙修功法什麼意思? 劍道之主 躍蒼穹 星沉戰史 開局一扇門,全靠自己搶 師孃別這樣,師父在隔壁 無限轉生我總是死於意外! 洪荒:殺敵爆修為,闡教崩潰了 詭影龍脈:東海沉船的超導碑文 大日焚天經 大師兄萬歲! 富二代修仙傳 全能主角導師 誰說沒靈根不能修仙的? 尋仙啟示錄 絕世天驕有如何:我開掛你怕啥? 誰說他修仙天賦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