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悟虛心中有了定計,要去找那無生大師,便於海上徑直東飛。不到一個時辰,那陰氣繚繞的東瀛扶桑便浮現在眼前。
當此時,雖烈日當空,陽光飛灑在海面上,蕩起一陣又一陣絢麗光圈。只是那東瀛扶桑群島,乃至周圍數百里之處,天上海上的光似乎都被扭曲,進而被吞噬。所餘者,唯有無盡的陰暗,彷彿到了世界的盡頭。
悟虛將體內陰氣完全釋放,聚集在腳下,化作一片烏雲,手持九葉青蓮燈,口誦地藏王菩薩真言,不急不慢地飄飛過去。
那無生大師,似乎早有察覺。悟虛剛剛進入長崎地界,無生大師便無聲無息地出現在悟虛面前。他將悟虛細細打量了一下,合掌頷首而笑,“悟虛大師,莫非也悟到了?”話雖如此說,右手在僧袍中卻是結了手印,頓時無數陰氣湧來,聚集在兩人所在之處,將悟虛手中那九葉青蓮燈所發之佛光,封鎖在數米之間。
悟虛也凝視了無生大師片刻,口中忽然誦持出一句真言。此句真言,正是當日悟虛在應天府外棲霞寺中,入定見蓮花生大士得授。無生大師,聽罷,臉色微變,隨即又若無其事地笑了笑,揮揮手,竟然瞬間將自己和悟虛挪移到了一處山洞中。悟虛看了看這山洞,臉色也微微一變,此處竟然是自己當初見孝子棄母于山野,寂滅法界,煉白骨劍之山洞。
“我是應該稱您為無生大師,還是蓮花生大士?”悟虛,終是單刀直入。
無生大師,斂眉合掌,低聲誦了聲佛號,幽幽答道,“相由心生,我等又何須如此執著?”
悟虛來之前,原本想先和他就此仔細說道說道的,但看了看山洞中依稀可見的皚皚白骨,回想起當日自己的彷徨絕望,又生生忍了下來。
沉默片刻,悟虛合掌道,“當日,小僧在此有所參悟。今日,小僧又有些許想法,想請大師指教一二。”當下,便將自己在海音螺中所感悟到諸蘊著趣,人畜乃至花草頑石,乃至妖魔鬼怪,便是輪迴,便是修行,無須再多地獄此類之妄境。
無生大師聽罷,沉吟良久,方才說道,“所謂幽冥地府閻羅殿之說,究其緣頭,實乃中土久遠之古時,便已誕生,世代傳說,深植人心。佛法東漸,為導善去惡,以方便故,乃有六道輪迴,乃有地藏王菩薩入駐地府。以此方便言說,度化無數無量眾生。悟虛大師,若是自己修行,當然可以寂滅法界,泯滅善惡。但若要普度眾生,卻是須得學佛祖,做那火宅喻。”
悟虛愣了愣,想不到無生大師還有這番道理,不禁問道,“難道,小僧卻是落了下乘?雖說要普度眾生,要大開方便之門,但為何難道芸芸眾生便皆是這般愚昧無知?須知,多了一個地獄妄境,便多了一道輪迴岔道,於眾生得度,實屬多了一道障礙。”
無生大師,笑道,“世人多愚昧,若是人人有慧根,自然皆可立地成佛。”
悟虛搖搖頭,“世人雖多愚昧,但人人皆有佛性,皆有慧根,皆有頓悟只可能,如何不能講無善惡,地獄即妄境?”
無生大師,答道,“世人頓悟之時,即有另外相應之法門。但若是,我說有地獄,你說無地獄,叫世人如何依從?”
“大師問得好!”悟虛早會料到有此問,即可說道,“世尊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便說‘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又說‘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金剛經,被尊為群經之首。悟虛修佛,即是由此經得窺入門,最為熟悉。悟虛將上述章句信手拈來之後,隨即又問道,“世尊於金剛經中尚且如此隨說隨否,開示眾生。小僧與大師,一個說無地獄,一個說有地獄,又有如何不可?”
無生大師,大有深意地看了悟虛一眼,似乎隱約猜測到了悟虛此行之意。他隨即說道,“阿彌陀佛,既然如此,本座可以為悟虛大師拔除體內幽冥陰氣。但有一條,悟虛大師須得答應。”
悟虛合掌,“大師,請講。”
無生大師,顧首西望,“本座不日將登陸中土,悟虛大師須得隨我一同前往,且說有地獄,且說無地獄。”
悟虛驚問,“難道大師想將中土大陸,也變作此刻東瀛扶桑一般?!若如此,小僧萬難苟同!”
無生大師,哈哈大笑,“此間已成幽冥地府,此去陸地,只為度化眾生矣。你若不來,本座也不日即動身矣。”
他說完此番話,渾身金光閃現,瞬間驅散了原先附著在周身的陰氣,一時間將山洞照射得光明無比。悟虛站在對面,只覺得其彷彿又如同當日棲霞寺中入定所見一般,雖有瑕疵,幽暗陰霾,但莊嚴無比。
“看來他也已經利用那青銅玄棺,將從我手中奪去的曼陀羅法界,煉化出了幽冥地府,隨時隨地皆能召出用之,而不必觀想。如此長時間,他手中又在東瀛扶桑參悟多時,只怕這煉化出的幽冥地府,不但閻羅殿有了,恐怕十八層地獄也盡皆有之!”悟虛隨即醒悟,即佩服又警惕地望著無生。
似乎為了印證悟虛的猜測,無生大師,右手伸出一翻,一個小小的細長方盒憑空浮現在掌心之上。這方盒,形態古樸,泛著青光,不時釋放出一絲死氣,正是那已被煉化隨心的青銅玄棺。
悟虛不由祭出九葉青蓮燈,全力催動,釋放出一圈圈佛光,將自己籠罩住。
無生見狀,微微一笑,“悟虛大師,既然說地獄乃妄境,又何必強行催動佛燈。”
悟虛訕訕一笑,卻不敢停。
無生,也不多言,站在那裡似乎一動不動,實則在默默誦持真言,同時雙手打出一道道法印。
悟虛看在眼裡,猛然一驚。他雖然不知道無生具體在做什麼,但其打出的這一道道法印,竟然與悟虛在九葉青蓮燈內燈壁之上所領悟的那套手印,甚是相似。也正是從那套領悟自燈壁的手印,悟虛方才掌握了驅動佛燈之法。
隨著無生連番手印打出,青銅玄棺泛起的青光也漸甚,其表面那些細微繁複的紋路,也似乎活了過來,漂浮於空,圍繞著玄棺,不斷變幻飛舞。緊接著,山洞外\陰風大作,無窮無盡的陰氣,挾裹著密密麻麻的鬼影,湧了進來,然後越來越細,越來越小,到了最後,狀若如一絲絲蠶絲,盡皆投入無生身前那小小青銅玄棺之中。
悟虛心中一動,亦朝著身前九葉青蓮燈打出一道道手印。立刻之間,無論是青銅玄棺也好,九葉青蓮燈也好,全都飛速轉動起來,明顯非無生和悟虛各自驅動其中之一情況。
與此同時,山洞外\陰氣鬼影湧進來的速度,也同步加快。更有一些鬼影,見到佛光閃閃的九葉青蓮燈,便張牙舞爪般,無聲吶喊著,要掙扎著朝佛燈飛來。奈何,陰氣深重,這些鬼影如泥潭深陷,難以自拔。悟虛冥冥中有所感悟,這些鬼影,便是東瀛扶桑的眾生,他們受陰氣侵蝕已久,早在無生的幽冥地府種下印記,不然九葉青蓮燈便在一旁,他們斷然不會悉數被挾裹著沒入青銅玄棺。
無生見此情景,先是一驚,隨即又釋然。待再無陰氣鬼影湧入山洞,沒入青銅玄棺。無生,方才對悟虛合掌笑道,“想不到竟是如此。看來,你我聯手,確實是註定之事。”
悟虛不解,正要發問。卻聽得無生復又說道,“吾以青銅玄棺,煉汝之寂滅法界為幽冥地府,即是地獄道。雖在東瀛扶桑之地,詳加推衍,設十殿及陰兵,乃至十八層地獄,使此新煉幽冥地府與傳說中幾乎無異。但總有一道關口,難以破解。”
悟虛更是不解,那無生見狀,笑了笑,伸出手指,指了指悟虛身前的九葉青蓮燈,輕輕吐了三個字,“天人道”。
天人道,天人道。。。。。。悟虛默默唸了幾遍,恍然大悟,當初自己在廬山學著無生論善惡因果,觀想幽冥地獄,在攝取到無辜或者從善之修士的魂魄之時,臨機一動,便是將這些魂魄送入了佛等之中,以示區分善惡。無生在這東瀛扶桑,推衍地獄道,恐怕也有如何處置的難題吧。。。。。。。
悟虛猜得不錯。無生確有此難解之處。他滿以為悟虛會一口答應。卻誰知,悟虛搖頭答道,“地獄道與天人道,皆是妄境。悟虛不說地獄道,亦不應說天人道。”他頓時面露譏誚,“五蘊輪趣,皆是妄境,不獨地獄道與天人道。悟虛大師號一個悟虛,怎的只虛了地獄道天人道,反而實在了人畜阿修羅餓鬼四道?”
除了禪宗一朝開悟,佛門修行講究一個漸第,通俗的說,就是層次。悟虛從二十一世紀穿越而來,深受唯物主義思想薰染,自覺人畜阿修羅餓鬼四道,皆是眾生在四種物質形態中的輪轉,而不像地獄道天人道,隱含著意識層面的想象。再加上,悟虛又在觀世音菩薩道場海音螺中,親見無地獄道天人道。是以,悟虛便是定下了無地獄道天人道的修行,畢竟少了六道輪迴,若是少了兩道,更易超越。只不過,這番道理,尤其是緣由,悟虛是不好為其道也。